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8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详细规定了对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等权利的保护。由此可见,《民法典》(     
A.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B.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完整性
C.落实了程序公正的法治原则D.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我国上世纪制定的法律。

制定时间

法律名称

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98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中国法治建设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贯彻落实科学立法全面依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4年,我国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简称“五四宪法”。此后到1956年,在“五四宪法”的指导下,又陆续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一批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这些法律(     
A.突出了人民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B.表明中国法治建设进入到新时期
C.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D.凸显了法律在社会规范中的地位
4 . 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


(1)请将向下列选项与示意图中的区域相对应(填写圈号数字)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E._____ F._____
①《罗马民法大全》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唐律疏议》
④《拿破仑法典》            ⑤《工厂法》                 ⑥《社会保障法》
(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些精神,主要包括(     )(单选)   
①保护私有财产       ②崇尚法治精神       ③沿袭过往判例       ④实现人人平等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

(3)下列选项反映《唐律疏议》主要特点的有(     )(双选)
A.礼法结合B.乡约教化C.提倡理学D.宣扬孝道

(4)《工厂法》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双选)
A.价格革命的影响B.工人运动的出现
C.阶级结构的变化D.殖民体系的瓦解

(5)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该宪法颁布于(     )(单选)
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78年

(6)综合上述内容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法律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看法。
2024-01-17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5 . 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
1954年宪法目录1982年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据表中的变化可知,1982年宪法新在(       
A.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B.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C.确立依法治国为国家体制改革重点D.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宪法原则
2024-01-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五四宪法”与“八二宪法”的章节顺序比较简表。两者章节顺序的变化说明我国(     
章节顺序“五四宪法”“八二宪法”
第一—章总纲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酋都国旗、国徽、首都
A.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建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D.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7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颁行时间

制定者

宪法名称

特色

1908年

清政府

《钦定宪法大纲》

仿照日本宪法,预备立宪。

1912年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借鉴美国宪法,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宪法大纲》

工农民主专政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构建新政权的运行秩序。新中国成立后,一届人大制定和颁行了1954年宪法,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制度。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府又颁行1982年宪法,并逐步提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等重大理念。后来,又根据客观实际需要,推进宪法与时俱进,形成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4个宪法修正案,真实记录了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及时确认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成就与经验,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摘编自杨琳吴磊《中国共产党人民宪法观的百年演进与内在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我国制宪实践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新中国的制宪实践。
8 .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
2023-12-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口号作为意识形态的表现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以下这些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五讲四美三热爱”
③“依法治国,依宪治国”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④②③B.④②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2023-11-24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的目标由“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其意义在于(     
A.确立了治国理政的方式与方略B.完善了法治的内容与形式
C.以宪法保障了依法治国的实施D.加强了执法的工具和手段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