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从道德感情的基础出发,提出“仁者爱人”之说,为儒家慈善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孟子主张先天性善,仁之端也”,认为“恻隐之心”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慈善活动的动机所在,这两本书中关于古代礼仪的记载成为后世慈善组织及慈善活动的理论源泉。“民为邦本”是儒学的重要思想,反映到社会慈善观方面,实施仁政。唐宋明清诸朝的一些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即受到这种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力行仁政,兴办或扶持慈幼局、养济院、普济堂等各类慈善机构。大同思想是儒家文化中最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内容,对后世的社会慈善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受儒家义利观的熏陶,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开展救困扶危的慈善事业。明清时期,商人也自觉地加入社会慈善活动中

——摘编自周秋光、曾桂林《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材料二   西方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思想资源。基督教倡导“博爱”,讲究“爱上帝”和“爱人如己”,信奉“十诚”,奠定了早期慈善意识的基础。在阿奎那看来,慈善是超自然的、直接指向神的美德。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视为最高价值,同时施爱于他人。这种基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互助行为,将慈善意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康德认为,他把建立在公正、公平基础上的政治作为最高的善。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他认为,尽自己所能为他人做好事,是每个人的责任,即需要政府监管。他强调应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尊严,不能简单地把慈善看成是一种“施恩”。

——摘编自王晶《西方文化中的慈善意识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化中的慈善意识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中国慈善思想与西方慈善意识中获得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由州县派驻守备、把总、千总、外委等武官,而巡检司是进驻市镇的主要官方机构,“以检防有道,讥察有方”。市镇驻防官兵的开支列入地方财政,除武官外,政府另派驻文职人员参与市镇管理。市镇间还设有税关或税课局,赋税上缴州县。市镇“设有乡约、里正,以编保甲而稽赋册”。“保甲,市镇设客长,棚民设棚长,均当堂报名具结,给与腰牌,稽查匪类逃人及违禁等事”。市镇中的牙行及牙人穿梭于客商与本地货主之间,兼任中间商角色,“牙行辈按月朔望莅府,听点受约,乃请于当道,下令以局地为场,以听点之日听民与商负货为市,设耆民以平价……民乐从而集成矣”。在一些市镇中,牙人穿梭于县城和市镇之间,成为市场规划及管理的实权人物。

——摘编自任放《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在新英格兰地区,虽然镇是处于县之下的地方单位,但是,县不过是一种司法行政区域,地方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由镇来行使的,且一般不受县的直接干预。随着人口的增多,居民需要更多更好的服务,经居民投票可以申请建镇。镇民大会是镇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镇的决策机关。行政机关是镇委员会,由三至五人组成,镇委员会成员由镇民大会选出。镇政府处在为镇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一线,同时,有很多的公共事务并不由镇政府来管理,而是由各种社会团体分担负责。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市镇管理机制的构成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市镇相比,近代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镇在行政管理上的不同及其成因。
2023-08-29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民社会组织意指立基于私益与公益之间的协调,通过志愿机制来达成个体、政府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均衡状态,独立于企业和政府之外的社会团体。西方近代早期西方公民社会组织活动范围主要限于赈灾救荒、济贫助困等领域,重要使命是患善捐赠和济危扶贫,着重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境况,为亟需帮助的人群提供基本物质支持和人道主义援助,力争纾缓社会不平等现象。这一时期,公民社会组织这一概念还十分陌生,其发展更多呈现为“混沌萌芽”形态,组织行为则呈现出鲜明的慈善色彩。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西方各国民主政治建设已基本成型,传统社会组织形式和公益满足方式悄然发生改变。传统时代的教会公益与小共同体公益为"国家十市场"公益所取代。人们开始通过自由结社,在国家提供和市场交换的公共物品之外寻求更适宜于满足自身利益实现的组织方式。西方公民社会组织发展逐渐突破了在萌芽阶段长期拘囿于“互助互济”“扶弱救困”等感善领域的单向度或偏于一隅的发展轨迹,彰示出“捍卫公平”“匡扶正义”主基调,其组织类型日益多元,运作模式渐趋专业。

——摘编自王建琴《从西方国家社团组织发展的历史脉络看现代公益制度发展特征》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公民社会组织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西方近代公民社会组织的变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帝国早期的弗拉维王朝(公元69年—公元96年)针对平民实行了“面包与竞技场"的社会福利政策。对于平民来说,"面包"是他们首要的生活需求。为安抚平民和取得他们的支持,弗拉维王朝统治者尽量满足平民的物质需求,苇斯帕芗就经常性地给平民发放食物和礼物。弗拉维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修筑了各种大型公共建筑。在公元1世纪中叶,罗马技师已经发明了吊装机械,可以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并降低建筑成本,但是苇斯帕芗拒绝采用它,而是尽量多地使用人工力量,以给平民创造各种就业机会。弗拉维王朝时期竞技运动更多地脱离了统治者个人享受的范围,转变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平民的精神需求。

——摘编自何立波《罗马帝国社会福利政策透视》

材料二中世纪后期西欧民生保障体系的形成是特定历史下的自发产物。它以保障共同体成员的普遍生存为第一要务,更侧重物质利益,生产功能是这一自发体系的根本所在。这一体系强调群体权利和群体利益,注重保障生产者的普遍生存,避免两极分化。中世纪时期,因国家组织的虚位,各类社会组织成为这一自发体系发挥作用的主力军,在保障民生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治理的特色和传统。

——摘编自雍正江《中世纪西欧社会下层民生保障体系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帝国早期社会福利政策的具体内容并指出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后期西欧民生保障体系的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初.英国城市“日益严重的饥饿、贫困、健康、法律和秩序的问题,使地方政 府陷入难以忍受的极度紧张中”。1829年.伦敦大都市警察厅在伦敦正式创建,标志着英国近代警察制度正式诞生。1835年的《市自治机关法》责成每个自治市从选举产生的市议会议员中选出一个市治安委员会.指派足够数量的警察负责城市治安秩序。新警察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打击犯罪的战士、和平秩序的保护者、福利机构及道德牧师:还充任起道德居间人,界定高尚与粗鲁或不体面的范畴,并担任邻里生活的仲裁者.都市公共空间的管理者的角色。警察机构还从组建之初就采用了“赞同式警务”,用“威望”而非“权力”来武装警察。 迫使他们要依靠民众的支持来执行警务。“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伦敦警察在控制民众骚乱中的确成绩卓著”。“凡英属或曾是英属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其警察制度莫不受到英国 的影响”,新警察制度传播到法国等国。

—— 摘编自刘锦涛《试论英国创建近代警察制度的历史功效》

材料二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首次将近代欧美的警察制度引进中国.建立了近代中 国第一个专门的警察机构——湖南保卫局。总局设有士绅充任的会办一人,议事士绅十余人,总局的最高长官总办也是由议事士绅公举。该局后被清政府勒令废除。1902年,袁世 凯在天津设立的天津警察总局,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清政府下令各省仿照直隶普遍推行新式警察,“不准视为缓图,因循不办”。但绝大多数的督抚只是虚应故事。直到清亡前夕, 各地方警察制度的差异仍然较大。晚清警察最初的制度定位过度强调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维护,忽略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摘编自刘琳璘《清末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警察制度创建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英国警察制度与晚清警察制度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材料一:清政府将代表内地经制州县基层组织的保甲、汛塘等移植至改流后的地区,并且设立国家军队,施行儒家教化,责令习读《圣谕广训》等儒家经典书籍,逐步培养他们的忠君观念和君臣尊卑思想,以实现王朝国家权力所不及地区与内地早日实现一体化。随着改土归流的推进并派驻内地流官对基层深入治理,加之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与内地治理模式差异较大,或因地方势力过于强大,清政府通常做法是“土流参治”,虽以流官治理为主,但也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长久以来生产生活所延续下来的行为方式,甚至会吸纳当地曾经的土司头人协同治理。

——摘编自聂迅《清代土司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重构:以改土归流地区为中心》

材料二: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都铎王朝时期,地方自治……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的发展及其理论渊源》

材料三: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是在延续“皇权不下县”的治理方式之下,民众面对的是乡绅,而不是代表国家权力的县一级政府。基层社会的乡绅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主体,充当了政府官员和当地百姓之间的中介人。政府“治理”角色的缺位,基层乡绅“治理”角色的出现,成为近代中国“自治”观念传入的社会背景。当士绅这一群体离开庙堂回归基层社会的时候,就成为基层社会中集民望、学识、威望和能力于一身的领导者,成为道义上和实际上的基层社会的治理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乡绅逐渐在农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家族组织,政府给予乡绅及其家族组织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并利用这些基层组织获取资源、履行维持秩序和劝课农桑等重要职责。

——摘编自刘凤雪《近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变迁与“自治”观念的中国化》

材料四:195012月至195110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采取党委领导下的群众路线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政务院颁布《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确立乡和行政村为乡村的行政区域,乡人民政府和行政村不设置内设机构,只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明确乡镇为基层政权。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1956年和1958年是农村党员发展的两个高峰期,探索出“支部建在村庄”、“支部建在生产单位”等经验,组织农民参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国家建设。

——摘编自董帅兵《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治理的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实践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加强“改土归流”地区管理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乡绅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探索乡村治理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的控制系统分为“公”和“私”两部分。一方面,国家系统利用直至县和次于县的政权体系,依靠军队、法律等政治力量和经济的、习惯的等方面的力量实现其控制权,国家的权力似乎是绝对的和无限的。另一方面,实际对基层社会直接进行控制的,是乡族的势力,包括血缘和地缘性的,是一种多层次、多元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公”“私”两大系统相互冲突又相互利用的互动过程。

——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材料二15-17世纪,英国地方治安法官取代郡长成为郡最高长官,实现了郡的半地方自治。此后,通过一系列法案,地方治理体系逐渐完善。19世纪80年代的议会改革,贯彻地方自治的“主权在民”原则,郡内的地方简化政府结构,郡变成了一个居民对郡事务进行民主治理的政府机构。地方治理职能从政治统治为主到以公共服务为主,地方治理主体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再简化、又到多元的若干次反复。

——摘编自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基本特征,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地方治理相较于古代中国地方治理的主要不同之处。
2022-08-17更新 | 807次组卷 | 8卷引用:暑假必刷卷02-2022年新高三历史暑假必刷卷(新高考地区适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开始,随着王权的扩张,地方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君主政府不断加强对村官的控制。后来,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造成乡村共同体公有财产的大量流失,人们参与管理乡村事务的热情普遍降低。作为共同体主要纳税人的部分村民则利用这一机会及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逐渐把持了乡村的政治权力,决议权从全体村民转移到村民“委员会”,带来乡村共同体内部权力机构性质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利用乡村共同体在近代早期所遭遇的经济困难,将其置于自己的“财政监护”之下。在掌握共同体经济命脉的同时,中央政府逐步实现了对这一地方政治单位的直接控制。

——摘编自熊芳芳《近代早期法国的乡村共同体与村民自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种旨在全面改造传统农村的模式探索,其内容包括对农村政治、农业经济和农民素质的现代性改造。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实际成效来说,乡村建设运动存在着不少缺陷。它改造农村的一些思想认识和具体做法,既把改造农村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问题,又企图寻找一条改造农村的有效途径。在农村政治改造方面力图实行民主自治制度,在农业经济改造方面试图推行具有企业化和市场化性质的股份合作体制,在农民素质改造方面企图培养初具现代文化科技知识的“新农民”,从而显示了一种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化意义的农村建设模式。

——摘编自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法国乡村共同体走向瓦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运动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一、二,概述你对乡村治理的认识。
2023-08-29更新 | 16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郑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化为广大乡村居民揭示了一个新世界——与农村庄园生活迥然有别,这个世界依靠工商业与外界沟通交换来维持生存,所以它具有相当开放性,同时它又是自由的,城市居民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无需向领主服劳役。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享有一定特权,一些城市获得了司法豁免权,其市民“只能在当地城市法庭被提起诉讼”;有的城市获得了“选举市长”的权利。中世纪的城市化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而且还是一种“追求自由和特权”的政治诉求,因为离开庄园意味着摆脱奴役,向城市迁移就是选择自由。

——摘编自侯建新《欧洲文明探索》

材料二   铁路机车的发明使得住宅到工作地点的最大可能距离得到了提升:首先,蒸汽牵引的动力机车沿着一条专门建立的铁轨行进。然后机车在铺设于城市街道的轨道上行进。原始的马拉机车最终被电力驱动的机车取代,并且这些有轨电车也被由汽油驱动、脱离轨道的公共汽车取代。……由于近一个半世纪,交通运载工具在尺寸、速度以及价格方面的巨大改善,使得工业城市的选址可以位于世界的任何地方,并且使得利用世界其他地区的原料、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

——阿诺德·汤因比《变动的城市》

材料三   工业社会给现代都市带来的危机,呼吁要复兴社区、强化社区功能,以解决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社会中的新问题,西方的社区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得以推广。如美国在一些城市成立了社会发展部,并成立社区组织委员会,大力推行城市社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治疗和预防犯罪等。依托基层社会的崛起,通过政府的分权和授权,在基层社区中构造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现代治理格局,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也是所有国家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

——摘编自邱梦华《城市社区治理(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从中世纪城市“迥然有别”于庄园的角度,说明“向城市迁移就是选择自由”。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城市赢得一定自治权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指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牵引动力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简述交通运载工具的革新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工业社会给现代都市带来的危机”表现两例,概述城市社区在现代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2023-12-08更新 | 223次组卷 | 7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话题聚焦08 国家治理——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传承创新与法律教化特色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材料:

取得自治权的城市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相应打击了封建势力,成为致使封建制度衰落的决定性力量;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在逐步壮大的过程中,走向封建王权的对立面,从而导致了一场又一场的资本主义政治革命。…城市的发展带来商品经济的繁荣,从而引发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瓦解了封建制度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成为西欧封建制度迅速解体的根源,也促进商业资本文明的发展。…自治城市明显地区别于封建体制和教会所建立的社会秩序,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市民所需要的世俗文化、世俗教育。

——摘编自尚慧霞《论西欧城市的发展对资本主义起源的政治影响》等


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3-11-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