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对独立前具有种族性质的社区组织进行改造和打击,建设新的社区组织,将多元化的种族平等思想贯彻到民众之中,通过基层组织的改造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整合。此后,新加坡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平衡的国内政治环境与和谐的种族关系。这说明新加坡(     
A.形成独特的多元文化景观B.基层治理产生多重功效
C.政治独立保障了经济发展D.构建了和谐的种族关系
2023-05-26更新 | 826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限时模拟训练(2)历史试题
2 . 中世纪的西欧有谚语云:“想涨租就像拔着头发离开土地一样难”,农民有一套办法来抵制地主加租。而中国历史上一直到“一条鞭法”实施,要限制统治者的额外盘剥,都是很难的。这主要源于(       
A.主流意识的不同B.基层治理的差异
C.经济发展的差距D.自然条件的差别
2023-05-21更新 | 662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前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 美国是最早开展社区组织工作的西方国家之一。美国政府制定了各种关于社区的法律制度,从国家层面出发,有《住宅和社区发展法》《社区再投资法》《国家和社区服务合作条例》等。社区组织行使社区管理职能,是由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产生的,通常包含董事会、执行总裁、正式员工和志愿者。多层次的非营利组织遍布美国的各个社区,他们为社区提供各种各样的专业性和差异性服务,在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同时,还增加了就业岗位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每年约有9000多万人次的志愿者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为美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保障。

——摘编自杨浩勃《美国社区管理模式对深圳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基层管理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城市社区管理的异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城市基层管理带来的共同启示。
4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史实结论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多边贸易体系得以建立
B1946年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C近些年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使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D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A.AB.BC.CD.D
2022-04-30更新 | 777次组卷 | 13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市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三校协作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的犯罪和混乱进一步加剧,原有警务模式无法有效保障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无法保障普通社会民众的正常生活,也不能够适应工业化社会的社会治安需求。18世纪中叶开始,警察制度的改革者们一直在为建立一支新的警察队伍而努力,其中以菲尔丁兄弟和帕特里克为代表的基层治安法官为治安制度改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797年,帕特里克·科奎豪恩出版了著作《论大都市警察》,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带有根本性变革意义的建议,为后世建立新型警察体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在英国国会以全票通过了《大伦敦警察法》,使新警察制度在伦敦建立起来。到1834年,大伦敦警察在预防犯罪、打击犯罪、保护民众人身及财产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人尊敬的地位,成为“最有价值的现代机构之一”。经过1835年的《市自治机关法》、1839年的《郡警察法》和1856年的《郡、市警察法》,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最终确立起新警察制度。

——摘编自吴铁稳《罗伯特·皮尔与英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立》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租界内设立警察机构,这是国人接触、认识西方警察制度的窗口。早期改良派关于警察制度的设想,为清末建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898年,主张维新变法的黄遵宪创办了湖南保卫局,其仿效美、日警察制度,并参考上海租界总巡捕房的做法,制定了《湖南保卫局章程》和《保卫局增改章程》规范其组织体系和职责。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湖南保卫局作为维新变革之一部分在创建后五个月终被裁撤。《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矛盾激化,外国列强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外国在华利益。清政府于1901年下谕裁汰绿营,改为巡警营,各地退开始警政建设。警政建设首先从地方开始,由京师、直隶波及全国各地。在整个清末建警的过程中,各地的发展很不均衡。经过十年的发展,清廷警察的基本组织结构已成型,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警察制度都是对清朝警察制度的继承和变革。

——摘编自夏菲《论清末我国对西方警察制度的移植》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国与中国现代警察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警察制度建立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看法。
2022-04-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D卷)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外之治是指乡绅作为主体对乡村的治理。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乡绅主要来自休假退隐的官员、退休居乡的官僚和尚未入仕的士人。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制(征兵)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识者和管理者。他们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调要求以减代赈、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还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1835年,英国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摘编自部编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乡绅之治出现的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乡绅之治与近代西方基层自治的不问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你从中国和西方基层治理中得到的启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

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各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邻里之间和互监视、相互举报,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载《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

材料二 英国户籍管理大事记(节选)

年代大事记
1495亨利七世法令: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配偶、子女情况,主教登记在册。
1593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技济贫民。
1785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

——摘编自尹虹《近代早期英国流民问题及户口管理政策》

材料三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在城市进行人口登记。1953年,为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并为国营企业招工提供依据,《全国人口登记办法》出台。19581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了户口登记、注销、迁移、收养、婚姻、年龄、违法责任等具体细则,标志着新中国户藉制度的形成。

——摘编自吴学凡《新中国户藉制度70年安迁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古代、英国近化户籍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户籍制度建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户籍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