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纸币之所以发展,是民间抵御政府不当政策的结果。宋朝政府规定四川是铁钱区,在这个区域内没有铜钱流通,只有笨重廉价的铁钱。除了四川之外,陕西则属于铜钱和铁钱混合使用区域,而剩余的地方才是铜钱使用区域。在四川,由于铁钱的价值太低,有商号发明了不记名的交子。人们可以把铁钱拿来存在商号,由商号开给交子作为存款证明。人们可以用交子做交易,不管谁持交子到商号,都可以按照票额领取铁钱。交子最初的发行是在民间,随后由于有的发行交子的商号出现了倒闭的情况,引起了信用纠纷,政府开始限制民间发行,并最终改为政府发行。

——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材料二   “摊丁入亩”是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其实行分两步。第一步,康熙五十一年(1712)“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第二步,实行“摊丁入亩”,也称“地丁合一”或“丁随地起”,具体办法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额摊到地亩上。“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国家赋役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王人骏曲伟时《清朝“雉丁人亩”制度探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最早产生纸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实行“摊丁人亩”的影响.
2024-02-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认为纸币自身没有价值,元王朝滥发纸币造成民不聊生又让他难以忘怀,所以起初他一直不主张使用纸币,而钟情于发行铜币。早在明朝建立以前,朱元璋就设立宝源局和货泉局,铸行“大中通宝”铜钱。在建立明王朝后,他颁行“洪武通宝”铜钱。由于明朝初期铜矿产量有限,铸钱的铜资源十分紧张,尽管朝廷千方百计在民间搜刮铜器,仍不敷使用,而商人认为使用铜钱有诸多不便,铜钱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交易,不得不继续使用元朝的纸币进行交易,迫使朱元璋改弦易辙,决定发行大明王朝自己的纸币。

材料二   正在明代纸币进退维谷的艰难时刻,处于大航海时代的西方人,带着白银来到中国购买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使陷入货币困境的大明王朝获得了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新出路。白银从官方严厉禁止使用的非货币贵金属,逐步占领了原本由纸钞流通的领域,最初仅限于民间的交易,后来逐步被官方认可、接受。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下令南方江浙、湖广等产粮地区不通舟楫地方的粮食用白银折纳,称之为“金花银”法令。后来,随着用白银折纳田赋的推广,“金花银”不再是江南地区折粮银的专用名词,演绎为对所有折粮银的通称,成为明朝政府财政的一大收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翁礼华《外贸顺差:明代货币从纸币变为银本位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发行纸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3 . 合理稳健的货币机制和金融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衡量政府治国理政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起,除云南和广西自产少量白银外,中国的白银几乎全部来自拉美,从政府财政到民众普遍的经济活动都依赖于白银。不过,大多数白银在商人手中,因为商人操控着国际贸易。19世纪20年代,世界白银产量减少了大约50%。英国通过发行现代银行纸币来加以弥补。……19世纪前期世界市场对中国丝茶需求减少,1827年以后中国长期面临贸易赤字。随着鸦片的持续输入,1808-1856年间,大约有3.68亿白银流出国外,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货币危机。白银外流使整个中国都陷入了贫困。因货币短缺造成的失业使得流民的数量突然增加。由于官员们的收入减少以及税项短收,他们对行政的热情也因而松弛。

——摘编自(美)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国家纷纷放弃银本位而实行金本位制,而中国仍然坚持银本位制。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许多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并宣布本国货币贬值,以刺激本国经济。这造成中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上升。较高的汇率使中国商品与外国商品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于是贸易逆差增加。19346月美国通过了《白银收购法案》,进一步加剧银价上涨(而中国的银价没有变化)。以上状况造成大量白银流出中国。随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崩溃,大量卷入抵押业务的金融机构严重受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货币危机。193511月,国民政府实施了币制改革,放弃银本位,规定由中央、中国和交通银行发行法(纸)币。此后,官僚资本迅速崛起。

——摘编自(日)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清政府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上半期与20世纪30年代前期两次货币危机的相似之处。
4 .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体水平,它是衡量国家财力的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前期账政收入规模简表

年代岁入总额(万两)
顺治九年(16522.428
康熙二十四年(16853.123
雍正三年(17253.585
乾隆十八年(17534.069
乾隆三十一年(17664.858
乾隆五十六年(17914.359
嘉庆十七年(18124.013

——摘编自申学锋《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户部巨额亏空被曝光,计有925万多两存银不翼而飞。18519月黄河在徐州决口,到1853年清政府不得不考虑用金融手段解决财政困难。当年二月,清廷匆匆出台政策,由户部主持发行以银两为单位的纸币官票,规定政府各衙门及与政府合作的银钱号须照票面足额对付现银;五个月后,清廷规定地方在向中央缴税时不许缴纳官票,而后干脆不再提及官票的兑换问题。户部直至清末新政时才开始收回地方铸币权,此后中国社会长期受货币供应不足的困扰,以致金融控制权很大程度。上受外资银行所主导,中国的币制进一步紊乱。

——摘编自任志勇《1850年前后清政府的财政困局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前期财政收入规模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1853年纸币改革的影响。
2023-08-3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