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历代支付方式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时期支付方式基本描述
秦汉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汉武帝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北宋北宋初年,四川由于铁钱使用不便,民间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
明清明中期以后,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清朝大额交易以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
民国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新中国建国以来,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21世纪进入21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研究手机支付技术,并在2007年推出了手机支付服务。目前,中国的手机支付市场已经拥有超过2亿活跃用户
请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支付方式的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2023-07-16更新 | 202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宋初期,政府铸钱量日益下降,铜钱不断外流,同时市场上大量出现将铜钱熔铸为铜器出售和私铸劣质铜钱牟利的现象,政府为此采取过一些措施,但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这(       
A.体现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B.源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为纸币广泛流通创造了条件D.宣告南宋政府的信用破产
2023-07-16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德宗时期实施两税法,税收以钱计征,市场上的货币不足,从而出现“钱荒”问题。在钱重物轻的形势下,农民只能贱卖绢帛以换钱交税。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繁荣,国内铜钱大量“泄之四夷”。由于各种原因,铜钱的实际购买力长期低于其实际价值,民间往往将铜钱融铸成器皿,或是直接储藏起来。铜矿的贫乏使得铸币的原料长期短缺,政府铸钱成本则长期居高不下,唐代时铸钱1000文需1200文的成本,至南宋初年进一步增至2400文。尽管宋代铸币量达唐代的几十倍,但东南地区的“钱荒”问题仍十分严重。’

——摘编自葛金芳等《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材料二   针对钱荒的现象,唐代政府除努力增加铸币量外,还实行铜禁和钱禁,“除铜镜外,一切不得买卖私造(铜器)”,不得销融钱币,“所有私贮现钱,并不得过五千贯”。同时,唐代政府又“禁钱不得过岭南”。此外,唐政府还努力维持钱帛并用的复本位货币制度,鼓励用帛支付。到了宋代,政府又发行交子、会子以缓解钱荒问题。但直到明代白银货币化之前,钱荒问题一直存在。

——摘编自徐恒泰<唐代钱荒刍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钱荒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唐宋政府应对钱荒的措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前后共铸五次半两钱,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所铸半两依次为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五分钱、四铢半两。汉朝半两钱按版别大致上分为六种。因错范戏制还出现了少数“半半”钱和“两两”钱。


          

1相关参数:径2.4厘米,穿1厘米,重2克,右两左半,红斑绿锈,锈色自然,字迹清晰规整,符合四铢半两的形制。

2相关参数:径2.7厘米,穿0.8厘米,重3克,右两左半,红斑绿锈,锈色入骨,字迹可识,符合四铢半两形制。

——摘编自安平《汉传形四铢半两二品》

材料二     在中亚的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发现最早的圆形方孔钱是汉代的半两钱,数量极少;五铢钱的出土量非常大,仅在新疆和田买力克阿瓦提遗址,就曾一次出土45公斤的五铢钱。自汉至明,历代中原王朝的钱币在新疆都有出土,范围之广,种类之全,跟中原地区基本上没有差异。中原陷入割据、战乱的时期,中亚地区也自己铸造钱币。如龟兹国铸造的小铜钱,就是采用范铸技术铸造的方孔钱。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在自铸的货币中,保留了圆形方孔的形制以及重量单位“铢”。如高昌国的高昌吉利,回鹘汗国的回鹘钱、日月光金钱,突骑施汗国的突骑施钱以及昭武九姓的各式粟特文钱,钱币上的铭文或铸汉字,或铸当地民族文字,也有汉字和当地民族文字合璧的,但它们的形制都是圆形方孔。

——摘编自王永生《丝绸之路上的圆形方孔钱——兼论五铢、开元通宝的国际货币属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半两钱制作和发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出土大量圆形方孔钱可印证的历史信息。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21872年是中国股票交易初步兴起的第一阶段,股票交易规模小,只是买卖外商在华企业发行的股票。18731882年秋是中国股票交易规模扩大的第二阶段,中国第一批股份制企业开始发行股票,虽仍无固定股票交易场所,但股票发行的数量与规模明显扩大。1882年秋至1883年冬,中国历史上首家自办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交易逕渐规范化的第三阶段。

——摘编自田永秀《18621883年中国的股票市场》

材料二   18821024日,专营股票交易的上海平准股票交易公司应运而生,公司章程道:“本公司事属创始,为各项公司通径路而固藩篱起见,故取用不敢不廉,立法不可不善,既维持乎商务,又挹注乎善举。”公司内部组织分明,业务经营明确,并订有详细章程,为股票交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股票交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平准股票交易公司成立的背最及意义。
2023-07-10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民俗钱(如下图)是以吉祥厌胜为目的使用的一种特殊钱形物,图案内容丰富多彩,但不具有货币职能,不参与流通。民俗钱的流行与发展(       

A.蕴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得益于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C.有利于儒家价值观的世俗化D.与选官制度的发展密切相关
2023-07-09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甲午战争到庚子之变,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其中货币流通领域也出现了重要变动,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币制的走向。据统计,1895-1899年间钱荒高达72省次,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地区都是重灾区,部分地区更是连年钱荒。光绪二十一年,张之洞奏陈:“各市用铜钱日见其少,加以私销不绝,钱价因之日昂”……据战后日本官方统计,战争期间仅作为日军战利品的各种金、银、铜钱等货币价值即达3000万日元以上……两江总督张之洞急奏:“近日大江南北各州县,旬日之间银价骤跌,以致市面愈不流通,小民生计艰难,百业室碍”……但各地征收税赋的标准依旧停留在过去银贵钱贱时期的折钱数额上,农民只能按旧有标准以钱折银纳税……此后,为应对钱荒,政府逐渐开铸大小银元,使银元从属于钱法体系,并最终在1904年后的本位制改革中使银元脱离钱法,提升为货币本位制改革的核心。

材料二   图:1890-1899年京局铸钱数额简图

1895-1899年中国紫铜进口价格表

年份紫铜价格(海关两/担)
189516.95
189616.79
189719.84
189820.07

——上述材料摘编自韩祥《甲午战后全国性钱荒危机的爆发及其对城乡社会的冲击》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甲午战后钱荒危机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甲午战后钱荒危机造成的影响。
2023-07-08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元朝发行过一系列纸币,统称为钞,包括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等,这些均以当时的年号(中统、至元、至正)来命名。中统元年(1260年),政府始印行“中统元宝交钞”,之后又印行“中统元宝钞”。自此,纸币发行权专属中央,建立起统一的纸币制度。至元钞最稳定,流通时间最长,前后超过36年,是元代最重要的通货。至正钞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开始流通,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后期至正交钞的大量印刷,致使物价上涨十倍有余,人们不愿意使用,以至于许多人用纸币糊墙铺地,交钞形同废纸。1332年,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即位,此时的元朝已经凋敝不堪。政治腐败,军费开支巨大,财政入不敷出,纸币滥发,物价飞涨,再加上黄河改道泛滥……天灾人祸,都导致元朝在风雨飘摇中走向灭亡。

——摘编自屈梦夏《元代纸币制度》

材料二   随着国民党3~6个月剿灭共产党的计划破灭和内战时间的拉长,军费给政府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此时,由于人民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兑换法币的过程中就受到损失,对国民政府和四大银行失去信任,所以政府发行公债等筹措军费的方式已经失效,于是政府又开始发行货币弥补巨额财政赤字。1947129日,中央银行发行1000元、2000元、5000元关金券大钞;而在19487月,中央银行发行的关金券大钞的币值已变成1万、5万、25万元。持续疯狂印钞的结果就是法币的发行量由抗战胜利初期的5万亿元飞速上升至19488月的604万亿元。上海的批发物价较1937年上涨了472倍,至此法币彻底破产,崩溃时总发行额达663万亿元。

——摘编自邢嘉《国统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纸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末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末期发行纸币的相似影响。
9 . 1947年夏季,解放区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联系和物资交流日益增多,但各解放区当时流通的货币有300种之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机动作战也带来很大困难。这可以用来说明(     
A.国民党滥发货币导致币制混乱B.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的原因
C.解放区货币统一工作的紧迫性D.经济发展有赖于货币的稳定
2023-07-07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宣告成立,同日发行第一套人民币。毛泽东说:“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政权,有了自己的土地,现在又有了自己的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A.扭转了全国金融体系混乱局面B.表明解放区完成了货币统一
C.以经济手段助推了革命的发展D.标志党的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