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秦汉时的赋役,大致包括三部分:____、人头税(口赋、算赋)和____
(1)秦朝田____极高,“收泰半之赋”。____田赋税率大大降低,直至降到三十税一。
(2)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____,即____。汉朝人头税分____、算赋,还征收____
(3)秦汉徭役有____、正卒与____三种。
2022-09-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算赋是秦汉时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汉朝规定,“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钱,惟贾人与奴婢倍算(即加倍征收算赋)”“人有产子者,勿算三岁”“今诸怀妊…复(古时免除赋税徭役称复——作者注)其夫,勿算一岁”“年八十复二算(家中有八十岁以上老人,免除二个人的算赋)”。这些政策说明汉政府(     
A.注重发挥赋税的社会功能B.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利用赋税调节收入的分配D.将“人文关怀”政策化
3 . 如表所示为一条鞭法的部分内容。这说明一条鞭法(     
做法意图
核心
措施
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积使税赋相对均平
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A.是土地所有制度的变更B.是国家财政政策的优化
C.其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D.有效地实现了社会转型
2022-09-23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代中国可能早在周代就出现了免征其子孙力役以便侍养老人的行政制度或惯例。

战国时期孟子强调明君应“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取于民有制”。到汉代,给侍奖复之制已经成了一种主要的赋役减免制度。汉代年入九十可配给一名.侍丁,年届八十亦可免除子孙一定差役,而留在家里侍养。汉初高祖有怀孕产子而免除一定赋役的诏令。汉惠帝四年(前191年),令“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汉武帝发布“已巳诏”:“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汉光武帝时有“民有产子者复以三年之算”的政策。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令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

——摘编自胡荣明《传统赋役减免制度的亲属伦理旨趣新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赋役减免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赋役减免制度形成的原因。
5 . 秦——清赋役制度
朝代制度发展趋势
田赋(收泰半之赋2/3)、人头税、徭役1.征收标准:人丁为主到财产为主
(以两税法为标志)
2.赋役形式:劳役地租为主到实物为主再到货币为主(以租庸调制、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
3.征收种类:繁杂到简单
(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4.征收时间:不定时到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________________减少田赋、人头税、徭役、财产税
隋朝租调制
唐朝初期____________________: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以庸代役保证农民 生产时间,促进农业发展和隋唐的强盛。
晚期两税法(夏秋两次征收)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元  租庸调(北)、两税法(南)、科差
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摊丁入亩:____________ 彻底废除

2022-09-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导学案)-导学案(选必1)
6 . 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
(1)西周的贡赋制度:劳役地租——役重于赋
(2)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等
①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
前594年“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亩数实数收税
②影响: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
2022-09-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导学案)-导学案(选必1)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军费与财政

材料一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崇祯四年(1631)辽饷结构表

注:明万历末年,为应对辽东战事而加派赋税,称“辽饷”。

材料二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1)明代为应对辽东战事、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而筹措军费。阅读上述材料,指出两者增加军费的主要来源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
2022-09-08更新 | 3249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分层作业 )-【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 有学者认为1799年英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先决条件“首先是由于政府成功地(通过议会)说服公民,所得税对于资助一场深得人心的即使昂贵的战争是必要的;其次,政府能够提供保证把税金用于军队本身,最终目的就要拿下一场完胜的战役;第三,政府能够提供保证,每个公民都缴纳自己的那一份,政府机构会相对诚实,没有人会吞噬这些钱财。”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A.开征新税种的目的是解决财政问题B.英国政府清廉公正深受民众的信任
C.战争是开征个人所得税的直接原因D.民主政体有助于个人所个税的开征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9 . 清朝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_________,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2022-09-01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唐朝时期,成丁的年龄由隋朝时的18岁提到21岁,庸不再有年龄限制,如遇水旱虫霜成灾,损失40%以上者免租,损失60%以上者免调,损失70%以上者课役皆免。这说明唐朝(     
A.创立了租庸调制度B.调整了统治政策
C.均田制有实施前提D.赋税标准发生质变
2022-08-29更新 | 942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练测2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