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宋代户籍制度中的主客户以有无常产、是否承担国家税役负担为划分依据。乡村主户又根据土地、财产等物力的多寡划分为五等,三等以上的富裕户占主户10%左右。客户比例大约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此现象(     
A.促成土地租佃制产生B.加重了客户的赋税负担
C.加剧当时社会的动荡D.促进了乡村社会的流动
2023-03-23更新 | 55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随堂练习B卷
2 . 为改变税法中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我国逐步推进“一税一法”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所得税、工商税“分类定法”。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有拟定相关税收条例的权力。这一举措(       
A.强化了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职能B.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C.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集中制的发展D.表明法制建设是经济改革的重要保障
3 . 《周礼•地官司徒》曰:凡均力政(力役之征),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不收地守地职,不均地政。这些举措表明,周代(     
A.积极推行社会救济与优抚B.有效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
C.实行较为开明的赋役政策D.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迅速
2023-03-03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4 . 个人所得税最早是1799年英国提出的,目的是缓解拿破仑战争造成的财政困难,战争结束后,该税收便随之废除;1842年,英国通过议案,正式确定开征个人所得税,并规定税收的起征点高于绝大多数工人阶级的收入。据此可知,英国个人所得税正式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国家赋税的需要B.提升民众的消费意愿
C.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D.加速工业革命的完成
5 . 万历九年,张居正清查全国土地,全面推行一条鞭法。规定除苏、淞、杭、嘉、湖地区征米麦外,其余地区“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这一做法(     
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加剧了土地兼并
C.废除了人头税的征收D.加重了百姓负担
2023-02-19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朝初期,朱元璋曾逐步建立户帖制度:中央户部统一规定户帖的格式和调查纲目;州县官领到户帖后,必须派员按户调查;中央派人分赴各地“点户比对”,如查出填报失实,其罪在官吏者,官吏处斩,罪在人民,便拿来充军。朱元璋建立户帖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赋役征发B.改革地方机构
C.抑制商业发展D.提高六部地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舶司(使)是唐、宋、元、明时期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的办事机构。唐代采取鼓励海上贸易的政策,对蕃商优礼相待,“常加存问”,对输入的蕃货“不得重加率税”,十分注意政治影响。宋代市舶司基本沿袭唐制,但较唐代略为完善,其管理职能较近代海关更广。元代仍沿用唐宋旧制,但管理制度更为周密,制定并完善了包括市舶原则、征收关税、市舶刑罚以及从事官营海外贸易等一系列制度。明朝初期,朝廷把发展海外贸易限制在贡舶范围内,对海外诸国朝贡的货物不予征税。随“贡品”带来的贸易货物实行高价收买的“给价收买”制度,这对财政产生了不利影响。明武宗正德年间,朝廷实行抽分制;到隆庆时期,已默允私人下海贸易,海外贸易兴旺。

——摘编自关镜石《市舶原则与关税制度》

材料二   五口通商后,清政府在各口岸设立贸易管理官员。但因海关官员经常勾结外商贪污受贿及对近代外贸知识和税务知识的缺乏,海关税收制度混乱不堪。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下,上海海关关税一度出现英、美、法三国领事“越俎代庖”自征自税的局面。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主张建立新海关制度,由“警醒”的“外国分子和中国官员联合起来”共同管理海关。1854年,英、美、法三国与清政府签订《上海海关组织协定》,由三国领事馆各出一名人员联合组成关税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海关事务,大清帝国的关税管理权从此逐步落入外人之手。

——摘编自蒋清宏《中国近代海关行政制度研究(18541869)》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海关长期由来自英、美等国的外国人担任高级行政长官,称为外籍税务司制度。1949102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了海关总署,统一掌管全国一切海关事宜,结束了洋人控制海关的历史。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海关实行以高关税为特征的贸易统制政策,强调“进严出宽”,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1956年,中国实现了贸易顺差。

——摘编自娄万锁《中国海关治理七十年:历程、经验及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市舶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建立新海关制度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海关制度演变的认识。
2023-02-15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测)
8 . 如图所示是云梦睡虎地秦简,上有“口赋”或“户赋”记载。此记载可以印证秦期有(     
A.田赋B.人头税C.徭役D.财产税
2023-02-14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西汉至明代有关粮食征收的记载(选录)
记载(选录)史料出处
“谷贱伤农,夸三辅太常各减贱,其令以菽、粟当今年赋。”[东汉]班固《前汉书·昭帝纪》
“(唐)太宗善之,乃诏:‘亩税二升,粟、麦、粳、稻,随土地所宜。’”[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市籴考二》
“两浙州县合输绵、绸……皆以市价折钱,却别科米麦,有亩输四五斗者。”[元]脱脱等《宋史·食货上》
万历六年(1578年)全国实征夏税、秋粮总数:夏税,大小麦米4605242石;秋粮,米22033170石。《大明会典》
表可用于说明西汉至明代(     
A.主粮变化与赋税制度的关系B.农民的赋税负担不断加重
C.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趋势D.主粮品种呈现多样化趋势
2023-02-13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10 . 下表是阿瑟·汤·杨格《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一书中记载的“1927到1937年国民政府关税收入情况表"。据表推知,国民政府(     
A.扩大了国内市场交流B.“改订新约”利于民族经济发展
C.稳定了工业发展秩序D.经济建设运动遭遇经济危机冲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