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国定税率”后部分进口商品的税率情况。据此可知,这次关税改革(       
酒、卷烟丝绸、人造丝织物火柴、陶瓷器毛织品、砂糖等机械、动力机、车辆等
50%45%40%35%5%至7.5%
A.旨在抵制西方商品倾销B.扭转了中国的外贸逆差局面
C.有利于中国工业化发展D.配合了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2 . 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023-08-15更新 | 1148次组卷 | 20卷引用:16·选必一第1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颗州府志》记载,“雍正五年,总督范时绎题准以雍正六年为始,丁随田办,以广皇仁”,“雍正七年,匠班银两亦准摊入地亩征输”。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赋税征收趋向合一B.田赋的税率逐渐降低
C.国库收入有了保证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4 . 北宋在招募民户租佃中,以订立契约方式确立租佃关系和租额。1119年,北宋在出租逃田、荒田时,为提高租额,实行竞价方式,“出榜限一百日,召人实封投状,添租请佃,限满拆封,给租多之人”。这说明,北宋(     
A.订立契约成为社会交易普遍准则B.农民依附关系有所减弱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经营方式革新D.流民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5 . 西汉赋税缴纳的政策中有一项是这样规定的:“人顷刍(饲草)藁(禾秆),顷入刍三石;上郡地恶,顷入二石,藁皆二石。……收入刍藁,县各度一岁用刍藁,足其县用,其余令顷人五十五钱以当刍藁。”这表明西汉(     
A.赋税缴纳具有灵活性B.政府尊重农时C.军事实力得到了提升D.农业精耕细作
6 . 清朝初年,统治者为保证丁税收入,把战乱期间逃亡之人的丁银匀于现丁之中,以致农民“稍可存活者,丁至数两。即贫无立锥者,亦每丁一两矣”。这说明清初(     
A.赋税主要征收对象存在反复B.丁税收入是政府的主要财源
C.摊丁入亩的政策落到了实处D.赋役制度的改革具有必要性
2023-07-31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一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知识串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两税法中户税的征收,原本是每户按人丁和资产折算成货币缴纳的,但“自定两税以来,钱日重,物日轻”,实行不到30年,即被迫多次下令改货币计征为折纳实物。这一变动反映出,当时(       
A.货币征税条件尚未成熟B.民众赋税负担愈发沉重
C.土地兼并之风再度抬头D.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
8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多次进行调整(如下图)。据此推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旨在(       

A.增加国家收入,促进经济发展B.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效率
C.提高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D.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时期,中国人口出现过多次大幅度增长。在1734年(雍正十二年)时,国内总人口共计有2735.5462万,到了1741年(清乾隆六年)时总人口数量就攀升至14341.1559万,到了1795年(乾隆六十年)时,全国总人口达到了29696.8968万,而到了1834年(道光十四年)时,全国人口总数就达到了40100.8574万。

——《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

材料二

材料三   20218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提倡适龄婚育,优生婚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20234月,江苏海安市《关于落实三孩政策及配套生育支持措施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本市户籍,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对每孩每月分别发放200元、4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居民购买商品房,凭出生医学证明或户口簿,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对二孩家庭、三孩家庭继续给予400元/㎡、600元/㎡的优惠。

——摘自中新经纬2023420日(海安市人民政府网站)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期后清朝人口大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那些因素导致了50—80年代初中国人口的急速膨胀?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当今我国鼓励生育的意义。
2023-07-14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从1861年到1911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口岸的关税总收入从490余万两增至3 670余万两,“为岁入大宗”。但清政府得到的只是少数,称为“关余”。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加剧B.财政体制的殖民化
C.协定关税减少关税收入D.清朝中央权力下移
2023-07-13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