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24次组卷 | 19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资治通鉴》记载“炎建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文中赋税制度的实施旨在(       
A.恢复均田制B.增加财政收入C.减轻民众负担D.促进商业发展
3 . “舍人税地”,依据土地资源而不是人口去征税,开始于
A.唐朝两税法B.明朝一条鞭法C.清朝摊丁入亩D.唐朝租庸调制
2022-03-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以及北方边疆地区。……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参考材料一,模仿下面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解释租庸调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020-11-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替。这一做法
A.增加了农民的负担B.加剧了社会矛盾
C.有利于农业的发展D.引发了土地兼并
6 . 这一制度“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规定“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该制度是
A.均田制B.租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