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经济重心南移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023-08-15更新 | 110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我国古代一次税制改革中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制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海两次征税。”这次改革(     
A.只按田亩征税B.废除了战国以来的人丁税
C.纳银代役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 .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该评论主要想表达(     
A.分夏秋两次征税从而简化了税收名目B.扩大收税对象以增加财政收入
C.收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有利于农民人身自由D.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022-08-27更新 | 1763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惠民文昌中学(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反映出
A.农民生产时间得到保证B.政府不再抑制土地兼并
C.传统小农经济出现了突破性发展D.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2021-04-21更新 | 623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高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史稿·食货志》记载:“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人身的控制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解决了人多与地少的矛盾D.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2021-01-29更新 | 32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中期出现:“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这表明当时
A.赋税沉重,贫富悬殊较大B.按土地和财产征税
C.“两税法”加剧社会矛盾D.户籍制度日趋完善
7 . 明朝户籍册称为黄册,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五年,共27次编制黄册。清初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雍正帝后户籍再没有修正过。其原因是(        
A.经济发展迟滞B.赋税制度变革
C.地方管理松D.政府重农抑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铁犁牛耕得到推广,实行盐铁官营。

魏晋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两税法,实行租调制。

隋唐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唐本草》,天文学家张街测出了子午线的长度。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唯一的出口商品。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热

徐光启的《农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上述材料中,存在六处有误之处,请找出并按所给的示例写出正确内容:
(有误之处请摘抄原文)正确内容
示例:当时人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言,生活逐渐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