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国定税率”后部分进口商品的税率情况。据此可知,这次关税改革(       
酒、卷烟丝绸、人造丝织物火柴、陶瓷器毛织品、砂糖等机械、动力机、车辆等
50%45%40%35%5%至7.5%
A.旨在抵制西方商品倾销B.扭转了中国的外贸逆差局面
C.有利于中国工业化发展D.配合了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2 . 下表为我国1986年个人调节税中新增应税项目表,表中信息表明了(     
新增应税项目
1承包、转包收入
2私营企业投资者工资收入
3投稿翻译所得收入
4劳务报酬收入增加八项:化验、测试、办学、录音、录像、展览、咨询、介绍服务所
A.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B.改革开放领域不断扩大
C.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D.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
3 . 南京国民政府从1928年12月7日开始,先后颁布了四个国定税则,受此影响,我国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重发生了下表所示的变化(单位:%)。这一现象表明(       
商品名称1929年1936年
棉制品14.21.9
煤油5.24.2
5.42.9
面粉2.60.5
木材1.63.2
染料颜料类2.23.3
机器1.86.4
车辆0.95.4
金属及矿砂5.411.4
1.91.1
A.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B.关税自主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C.中国未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对外贸易逆差已经转向顺差
4 . 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行政级别

财政来源

中央

州上供

藩镇(节度使、观察使)

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

送使外的留州份额

A.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形势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渗透了以民为本的理念D.使中央掌控税收调拨权
2023-09-04更新 | 475次组卷 | 9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洪武九年开始折纳上交物品至洪武十七年正式出现折色概念,以折色物品征收田税一直存续于整个明代,为保证田税折色征收与实物米麦价值的一致性,严格规范本色与折色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下表)。明代的这一做法(       
夏税正色米、麦银:钱:钞:米=1两:1000文:1贯:1石
棉苎:米:麦=1匹:6斗:麦7斗
麻布:米:麦=1匹:4斗:麦5斗
注:云南以金、银、布、贝、漆、丹砂代折秋粮(洪武十七年)绢
折色钱、钞绢
秋税正色
折色钱、钞绢
A.促使朝廷的财政收入明显增加B.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C.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D.确立了白银的主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根据《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整理的唐朝721年敦煌百姓授田情况统计表(节选)。这可以折射出(     

姓名

应授田

实授田

永业田

口分田

授田完成率

杨法子

131

15

14

1

11.59%

邯寿寿

131

44

20

24

33.6%

郭玄昉

201

20

20

0

10.0%

赵玄义

101

25

20

5

24.8%

阴承光

262

49

40

9

18.7%

A.安史之乱加剧授田不足问题B.租庸调制的实施面临困境
C.土地兼并破坏西北农业生产D.两税法实行加速人口增长
2022-07-08更新 | 361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