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2024-03-02更新 | 60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24次组卷 | 19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与以前所实行的赋税制度相比,唐朝两税法的特点主要在于(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统一了极端混乱的税制D.执行了新的征税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完全货币形式征收赋税
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3-03-08更新 | 135次组卷 | 100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描述了清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变化。这一变化(     
时期内容
清朝初期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
康熙年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A.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的问题
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造成了农村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
2022-11-10更新 | 271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庆阳市宁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枚“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史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岭南道广州怀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由地方官折纳的银饼,下列关于唐朝租庸调制说法正确的是
A.扩大收税对象B.使征税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
C.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D.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780年,唐朝开始推行新的赋税制度,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和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次赋税制度改革产生的影响有
①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③简化了税收名目和扩大了收税对象
④征税的主要标准开始从财产转为人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 . 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照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照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征税的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唐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
A.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B.战国以来的人头税被彻底废除
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根本解决D.农民获得充分的生产时间
9 . 780年,唐朝开始推行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的推行
A.迅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0 . 《资治通鉴》记载,唐德宗为解决土地兼并剧烈和军费激增等问题改革赋税制度,实行“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这一政策
A.有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B.加强政府对百姓人身控制
C.确定了以人丁为主的税制D.保证农民有充分生产时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