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2024-03-02更新 | 60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24次组卷 | 192卷引用:2019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检测:第二单元测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乘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句,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人身束缚逐渐减弱B.农民负担不断减轻
C.土地兼并愈发严重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2023-11-21更新 | 574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之赋税制度(汉-唐)·课堂例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春秋齐国“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多少和土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初税亩”,规定按土地田亩面积实数征税。
西汉汉初,田租为十五税一,统治者多次减免田租,奖励农耕,或减轻自耕农的负担。汉朝是中国完整的封建赋税制度开始形成的时期。
初唐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实行租庸调法。规定: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叫做“庸”。
宋朝王安石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意服役的人户,收取免钱役,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明朝“一条鞭法”,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
清朝雍正实行“摊丁入亩”,把替代徭役的丁银摊入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废除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至少两点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18更新 | 178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山东临沂·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行政级别

财政来源

中央

州上供

藩镇(节度使、观察使)

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

送使外的留州份额

A.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形势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渗透了以民为本的理念D.使中央掌控税收调拨权
2023-09-04更新 | 474次组卷 | 9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6 . 下表为汉代赋税政策的相关史料,据表可知,汉代赋税政策(       
史料出处
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荀悦《前汉纪》
贾人与奴婢倍算班固《汉书·惠帝纪·应劭注》
被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三万,勿出租赋班固《汉书·成帝纪》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班固《汉书·惠帝纪》
A.社会功能多样B.注重照顾弱势群体C.等级色彩明显D.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023-08-17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之赋税制度(汉-唐)·随堂练习B卷
7 . 西汉赋税缴纳的政策中有一项是这样规定的:“人顷刍(饲草)藁(禾秆),顷入刍三石;上郡地恶,顷入二石,藁皆二石。……收入刍藁,县各度一岁用刍藁,足其县用,其余令顷人五十五钱以当刍藁。”这表明西汉(     
A.赋税缴纳具有灵活性B.政府尊重农时C.军事实力得到了提升D.农业精耕细作
8 .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采取单方面宣告关税自主的政策,并陆续公布若干法令,大幅度提高了现行税率。但是,英、日等国一致反对新税,甚至表示将不惜武力对付中方。8月29日,外交部照会各国驻华公使,宣布上述法令暂缓实行,唯宣称自9月1日起实行关税自主政策仍然维持有效,上述博弈(     
A.引发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体现国民政府独裁统治的实质
C.使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D.推动国民政府实施“改订新约”
9 . 隋唐在北魏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其中的“庸”是指纳绢或以布代役。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者,可“免役输庸”,即纳布帛以代替力役,而唐代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这体现出隋唐时期(       
A.赋役制度既有承袭又有创新B.政治清明且统治者励精图治
C.政府鼓励农民从事多种经营D.农民赋税徭役负担比较合理
10 .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朝廷与河朔割据藩镇战争正酣之际,唐德宗为争取河朔民心,许诺战争结束后原有各种“颁赋名目”全部停止,“两税定数”予以减免。以上史料可以论证(     
A.藩镇割据地区的统治秩序已无法维持B.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河朔藩镇对唐王朝有一定程度的服从D.推行两税法增加了唐王朝的财政收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