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在齐国的改革特别重视工商业方面的发展。他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将“农工商”从业者与“士”并称。同时置官设吏,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薄税敛,通有无,重奖专业人员,力戒奢侈淫巧。他采用“官山海”政策,即“请君伐菹薪(枯柴),使国人煮水为盐,征而积之”。在铁器生产上采用“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同时通过会盟与诸侯各国达成关税协议:“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

——摘编自夏梦《管仲富民强国的经济措施浅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工商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

——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

材料三:明隆庆以后,政府改变以往的朝贡贸易体制,每年在广州举办春夏两季交易会,主要输出如粮食、糖、花生、生丝、棉纱、瓷器等中国商品,以增加财政收入,广州成为东方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但嘉靖《问刑条例》律令仍然以严刑峻法惩治违禁下番者。从1757年始,清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对外贸易,限定仅在广州进行进出口贸易,实行十三行贸易体制。

——摘编自李庆新《广州“交易会”及其制度改革(1567—1644)》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末清初广州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对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
2023-10-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及清朝时期人口数量变动情况表

年份160016511712177517941822185118561911
总人口2.05亿1.19亿1.42亿2.64亿3.13亿3.72亿4.32亿3.42亿3.47亿

材料二   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布政使是由吏部任命并直接对户部负责,按察使是对刑部负责的,都享有与督抚平起平坐的半独立地位。这种每一省的分权制衡正是朝廷得以对省实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因之一。但太平天国战争给了督抚足够的机会蚕食布政使和按察使的权力,直到将他们降为毫无个人意志可言的从属地位。因而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束时,督抚已成为集军事指挥、财政和司法权力于一身的胜利者,有效的中央控制已一去不返。太平天国时期的形势使清廷必须给予督抚组织与训练新军并为之筹饷的权力。由于这些新军有较强的团结精神和地域观念,仅服从各自长官的命令,它们实际上几乎是“个人”的军队。太平天国平定以后,捻军战争和西北的回民起义又延续了多年的战乱。整个帝国已经衰败不堪,以至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已没有恢复一度普及全国的保甲机构的愿望和能力。有些省和地方官员为了地方治安试图加强保甲,但没有人真正能恢复早期的保甲户口登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政治的影响。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种直接税,个人所得税自1799年英国首次开征。就美国而言,美国建国之后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关税、消费税。南北战争爆发后,政府财政紧张,为了增加岁入以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1862年美国有限制地征收了所得税。1872年该税以违反联邦宪法的原则为理由被暂时废除。1892年,伴随着美国工业化的进行,经济的发展,经济集中与垄断、贫富分化、城市问题、政治冷漠、腐败问题、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严重化,有关所得税的提案再度出现。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尤其是在进步运动直接推动下,1913年2月25日,美国宪法第16条修正案正式通过并被宣布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标志着美国所得税制度正式确定。

——摘编自陶欢英《美国个人所得税的政治功能分析》

材料二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经济方式多样性、个人收入复杂性以及收入不均衡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出现了纳税复杂,部分企业经营者利用不当手段逃税、漏税等现象,不仅造成了我国财政上个税收入的减少,更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基于此,我国个人所得税在1999年至2020年历经多次改革,无论从起征点还是配套措施都在不断调整演化。目前而言,我国的所得税包括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等11个项目,缴纳税收的主要包括在我国进行生产经营所盈利的个体,包括我国居民及非居民;其次,我国个税的缴纳主要有个人申报、单位代缴两种方式;最后,个人所得税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情况,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国家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摘编自冼艳《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个人所得税法演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背景及其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个人所得税法的认识。
2024-08-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逐渐被破坏,人口流亡问题突出。尤其是唐玄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贫富差距也急剧拉大。安史之乱后更因长期战乱,作为租庸调来源的课户数大量减少,以至于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不足。出于平叛需要,中央将财政权力下放,使各地节度使和团练使获得“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本路自供”的权力。地方藩镇长官借机拥兵自重,“河南、山东、荆襄、剑南有重兵处,皆厚自奉养,王赋所入无几”,中央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非常不稳定。与此同时,“逆贼未平,师旅淹岁,军用匮竭,常赋莫充”庞大的军费开支,又令唐王朝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

——摘编自许超雄《唐代两税法确立两大税收原则》

材料二   清之前不仅要缴纳税如物或银,还要服劳役。而自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康熙五十一年,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朝人口大爆炸的出现与赋税制度密不可分。加丁而不加赋,人口增长致使劳动力增多,大规模的开荒耕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以,赋税制度的优与劣,好与坏,适不适合社会发展是与历史发展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

——摘编自张辉《论赋税制度对政权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确立两税法制度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施行摊丁入亩政策的意义。
2024-06-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阡陌封疆”。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在土地是最大最重要财富的远古社会,这是何等重大的转变。土地私有,失去了按血缘分封各级贵族的经济基础,邦国消亡,立郡县就成了时代的必然选择。郡县不是封邦,而是直属中央、完全听命于中央,由中央直接委任、撤换地方郡守县令的地方政权。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先进的强国,为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据杨百胜《商鞅变法法理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封建国家确立赋役制度的基础。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租庸调这一地租形态的实现,是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的生产物共同来完成的。口分田出租,永业田则是庸调之所出。与均田制配套的府兵制,就是获得官府授予土地的百姓,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发生战争时就从军打仗,参战的武器和战马自备。这样,既保证了兵源,又减轻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均田制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也把唐王朝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顶峰。

——摘编自李蜒等《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有关“土地”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重大的转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均田制如何“打造了最强大的初唐”。
2024-06-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一臣僚说:比年以来,江浙之间差役为民害。不顾有田者其说,有二保伍之法。盖仿成周比间族党之遗意,不过便之讥查烟火盗贼,以保守乡井,而已法弊滋久。既使之督税赋矣,又使之承受文判;既使之治道路矣,又使之供雇船脚;既使之饰传舍矣,又使之应办食用。役使即同于走卒,费耗又竭其家赀。民不堪命.而官吏晏然为之,此为一害也。一都之内,膏腴沃壤半属权势。近年虽有限田之文,县道安得而侵之。中下之产役次频,并且如甲有物力一千贯,乙有物力七百贯,则甲替而差乙。无可选者,又于得替人轮差。每遇轮差,公行贿路,奸吏肆巧旋为升降,万一获免,已被重困。此为害二也。下户畏避,多致流徙

——摘编自汤文博《宋代农村经济的赋役博弈问题——以江南东路为例》

材料二   摊丁入亩这项制度康熙曾在广东试行过,但是推行起来并不是非常顺利,雍正登基之后,将摊丁入亩正式作为一项重大的经济变革措施。但是,这项改革措施的推行一开始也是遭到了当时多富户豪绅的强烈反对。浙江巡抚李卫精明能干,深得雍正皇帝的信任,他深知摊丁入亩对于最为底层的普通百姓而言是相当具有益处的。

在李卫采取的严厉措施下,由富户豪绅群起闹事的风浪迅速得到了有效平息。制度因而在浙江全省得到了顺利的推行和实施。继浙江之后,在雍正年间,其他如福建、陕西、湖北、江苏等省均陆续实行了摊丁入亩制度。

——摘编自于青《清朝摊丁入亩制度考述》

(1)根据材料一、归纳南宋当时“差役为民害”的原因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摊丁入亩”制度在浙江能够实施的原因。
2024-05-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唐代)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诸造籍起正月,毕三月,所须纸笔、装潢、轴帙皆出当户内,口别一钱。

——摘编自《唐六典》卷3“户部郎中、员外郎”条

乙:(自公元755年起,民户流亡、簿册散失。780年,唐德宗行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德患省。

——摘编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两税法推行后,白居易写诗道:“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泼(榨取)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同时期唐朝名臣陆贽称两税法:“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治国的制度)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摘编自李三谋《重新认识“一条鞭法”的征收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乙材料分别体现了唐代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白居易与陆贽对两税法的观点的异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代实行户口与家中包括房屋家产等信息一并登记在册的基层管理制度。以下为秦简关于人口登记部分内容摘录:

某里士五(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

甲室·人

一宇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木大具门,桑十木。

妻曰某,亡,不会封。

子大女子某,未有夫。

子小男子某,高六尺五寸。

臣某·妾小女子某。

牡犬一。

——摘编自王聪延《从“大索”“貌阅”溯源唐初户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汉代推行算赋、口赋、田租、算缗等赋税形式。其中“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始于汉高祖,贾人及奴婢加倍;汉惠帝时期,对民间女子1530岁不嫁的加收5倍。“口赋”是对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始于汉武帝,从3岁起征,至元帝时改为7岁。“田租”也称田赋,是以土地物产为征收对象的赋税,高祖时规定十五税一,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算缗”是财产税,征收的对象是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及车船所有者。

——摘编自敖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人口增长》

材料三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院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该家庭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赋税制度中体现的原则。
(3)有学者利用秦简来研究汉代的赋税制度,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说明。
2024-04-2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赋役征发和基层治理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以及地方教化、狱讼和治安等事,绝大部分都是由乡里官吏们直接承担的……秦统一全国后,普遍实行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的地方基层制度。《汉书·百官公卿袁》记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唐朝至清朝赋役制度的基本演变情况。

唐朝租庸调制“人丁为本”交纳一定数量谷物、帛或布、绢或布
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分夏、秋两季征收。
宋朝募役法王安石变法时推行,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明朝一条鞭法一律折银征收
清朝摊丁入亩地丁银成为主要财政收入,人头税彻底废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基层组织,并概括其基本任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4-03-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雇工大都与雇主具有人身隶属关系,长工列于雇主的户籍之中,受雇主管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冲击,实际生活中雇主与雇工之间的人身隶属关系逐渐松弛。万历十六年,颁布条例,解放了农业短工,使他们在法律上与“凡人”(具有完全人身自由的自由民)处于平等地位。乾隆五十三年,清政府又颁布条例,解放了农业和商业雇佣的长工,给他们以人身自由。至于手工业雇工,明代中叶以后,匠籍制度日益松弛,清代初年,政府颁布谕令,“免山东章邱、济阳二县京班匠价,并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乾隆以后,雇工与雇主之间,不立文契,口头约定的工期未满而随时辞工等现象,日益增多。

—摘编自方行《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

材料二   英国主仆关系演变

18世纪前仆人是主人的私人物品,依附于主人而生存。
18世纪主仆作为共同体,过着和谐平静的生活。仆人们热切关心主人的起居,主人也深深地依赖仆人。
19世纪仆人不仅仅是一个依附者,而是作为一个正常人群体工作的雇员。
20世纪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家务外包业的发展等因素,主仆关系逐步衰落。1960年英国的仆人数量从1851年的一百万减少到三十万人左右。

材料三   新技术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首先是核能技术进步。20世纪30年代原子物理学的迅速发展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使人工利用原子能成为可能。1946年美国颁布“原子能法”并成立原子委员会,委员会由联邦政府主管并负担大部分费用。几乎与美国同时,苏联也开始发展原子能技术。1949年9月,即美国原子弹爆炸四年以后,苏联也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科学技术的普及使构成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如劳动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等发生了变化。行为科学家美国的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认为在受人尊重、工作成就感等激励因素被满足时,就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行为科学平行的还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它把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如计算机、信息论、控制论等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运用,力求最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雇主与雇工“人身隶属关系逐渐松弛”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表现形成的制度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主仆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分别分析造成19世纪和20世纪主仆关系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核能技术进步”的推动力量,并结合所学,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简析“新技术革命”的意义。
2024-02-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