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秦时“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这主要说明当时(   
A.赋税苛重B.徭役沉重
C.兵役繁重D.刑罚严酷
2 . 下表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2)不论土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C.增加了财政收入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2019-10-14更新 | 617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齐规定:“男18岁以上为丁,丁从课役,60岁为老。”而隋朝规定:“男以21岁为丁,58岁为限实行从丁课。”隋朝这一变化
A.减轻了农民赋税负担
B.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推动了农产品商业化
D.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4 . 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这反映了
A.封建王朝税赋沉重
B.当时禁止农民逃亡
C.小农经济地位重要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018-07-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下表反映了清代前期部分年份主要财政岁入情况。据表中信息判断,清代前期

A.对外贸易额增速较明显
B.农民负担不断加重
C.政府收入结构相对稳定
D.私盐走私现象严重
6 . 自北魏至隋、唐初都实行均田制以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但是宋初却“田制不立”“不抑兼并”,这样就导致了
A.宋朝社会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B.对少数民族的作战失败居多
C.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D.宋朝时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进行土地改革,宣布恢复“井田制”,废除土地私有制,私人不得买卖土地。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九百亩,男丁不足八口,若超过九百亩者,须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三年后,改革在一片反对声中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
A.受制于政权的非正统B.损害了地主的切身利益
C.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D.激化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9 . 汉朝时,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这说明汉代
A.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
B.税收目的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
C.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D.税收方式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
10 . 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