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6 道试题
1 . 下图为汉唐时期的经济政策示意图。据此可知,两者都(     
A.是中央政府推行的赋税制度B.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C.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有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2024-02-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唐朝前期的户籍登记内容,下列对此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租二石
肆拾肆亩已受廿亩永业
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廿三亩口分
八十七亩未受- - 亩居住园宅
A.土地兼并现象得到了遏制B.农业生产时间有一定保障
C.征税的标准是以财产为主D.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
2024-02-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军费与财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前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


北宋前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

——《历史填充图册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页 中国地图出版社


(1)指出材料一中北宋军队人数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崇祯四年(1631)辽饷结构表


注:明万历末年,为应对辽东战事而加派赋税,称“辽饷”。

材料三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2)明代为应对辽东战事、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而筹措军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明代、清代增加军费的主要来源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
2024-02-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1994-2016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情况,据此说明(     
A.我国失业率逐年下降B.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C.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024-02-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唐中后期到北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税收数量折线图》,说明北宋时期(     

A.政府财政收入急剧增长B.货币体系始终较完整
C.商品经济取得长足发展D.钱重物轻的社会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初统治者接受隋末滥用民力而导致农民起义这一深刻教训,不得不作出可以绢布代役的规定,即农民空闲可出役,农忙则可以绢布代役。这一做法(     
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B.加剧了社会矛盾C.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引发了土地兼并
7 . 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在世界的货币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
1430397920.594.17388.932.9
1552265913.332.02414.4243.3
1621278012.920.68.1755.2

——摘编自《明实录》

材料二   白银作为贵金属货币,并不等同于财富……中国输出的商品是以资源的高耗费为前提的,包括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西方输出的是贵金属,这些贵金属是从殖民地掠夺而来的,西方人并没有为此支付应有的成本——没有为此耗费自己的生存资源。这意味着白银流入越多,中国民众赖以维持基本生存的资源流失越多,白银加剧了中国下层民众,特别是农民的贫困。

——摘编自李宪堂《白银在明清社会经济中生发的双重效应》

材料三   1933年美国宣布“白银国有令”而导致的国际银价暴涨,加之日本在华北进行侵略活动,大肆走私白银出口,导致中国的货币白银迅速外流。1935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公告宣布实施法币。统一以法币为支付所有以银币单位订立之债务,应准照面额于到期日以法币清偿之,所有银元持有人,应即将其缴存政府,照面额换领法币。

——摘编自王乔《近代中国货币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财政收入的变化。结合所学,从明代改革的角度简述出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白银流入中国的途径,并结合所学分析白银大量流入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宣布“白银国有令”的背景。简述民国时期中国货币的变化。
2024-02-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854年,江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个由外籍人士监管洋货、征收洋税的海关。到19世纪60年代总税务司署成立后,中国逐渐形成以外籍总税务司和税务司为核心的中国近代海关管理体系。这表明当时海关(     
A.具有半殖民地色彩B.承担职务不断增多
C.完全被英国人控制D.开始丧失了自主权
9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有云:任何一项制度之成立与推行,决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和同时其他几项制度相配合,它必然会受其他某几项制度之牵动和影响。下列选项与钱穆观点相吻合的是(       
①两税法与户籍永停编审        ②诸色户计与十家牌法
③《大清律例》与“圣谕十六条”        ④均田之制与租庸调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2-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赋役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缩小行政区划是晋察冀边区改造旧行政的重点之一。旧有的行政区划幅员广阔,一个区所辖村庄有多达几百个的,而华北山地民居普遍分散。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普遍实行小区制度。但在区县机构设置上,相较阎锡山治下的主要变化在于增加了公安和人民武装两科(部),国民党政权体系上层有复杂完备的组织机构,而村级只有一个村长,这样导致政令到县以下即形同虚文。晋察冀边区的做法是各村都建立民政、财政、教育、实业、司法五个部门,每个部门委员会都由数人组成,这些职务一般都是无偿义务性质。

——摘编自王龙飞《破旧立新: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赋役制度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破旧立新”的意义。
(3)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实中再举一例制度变革,并说明其是如何“破旧立新”的。
2024-02-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