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代采用“一条鞭法”的税收政策,该政策的内容是清丈土地,将部分丁役摊人田亩,合并诸项杂役,条鞭征收,记亩征银。对此政策理解准确的是
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免征力役使农民减负
C.简化税制以杜绝腐败D.不侵犯地主官僚利益
2 . 宋神宗时期,实行以钱代役的政策,对乡村户和城市的坊郭户均征收役钱,商税也由城市向农村拓展。这反映了当时
A.城乡一体化的逐步实现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瓦解
C.传统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赋税制度货币化的完成
2022-03-10更新 | 510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唐宋时期地税纳税截止时间表。据此可知,这一变化客观上
朝代
纳税截止时间
唐代“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
宋代
黄淮地区“夏税”八月五日,“秋税”十一月十五日
南方地区“夏税”七月十五日,“秋税”十二月十五日
A.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B.减轻了农户的额外负担
C.拉大了南北方经济差距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 . 如表为历史文献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民的部分记载。当时大量农民依附的意图在于
文献记载内容
《隋书·食货志》(东晋)都下人多为诸王公贵人左右、佃客、典计、衣食客之类,皆无课役
《南史·齐东昏侯纪》凡属名(依附民)多不合役,止避小小假,并是役荫之家
《魏书·食货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

A.逃避封建剥削B.取得合法身份地位
C.获得主人荫庇D.得到免役政治特权
2022-03-05更新 | 751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税。北宋时“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明代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这些变化反映了
A.政府管理职能渐趋弱化B.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减轻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
6 . 明中期以前,地主常要求佃农承担差役,遇灾不免租,缴纳一笔抵押金,甚至礼钱。明后期,各地佃户采取“抗租”“霸田”等形式与地主斗争,还出现了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等记载。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租地农民数量减少
C.弃农经商现象普遍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 . 占田制是西晋颁行的土地、赋税制度。它明确规定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上述规定有利于
A.减轻百姓赋税负担B.维护门阀士族特权
C.防止官员腐败现象D.遏制土地兼并趋势
2022-02-09更新 | 552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改革
A.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风
C.导致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瓦解D.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9 . 上计制度是古代考绩制度之一,始于战国,秦、汉日臻完备。历代上计吏将户口的增减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凡在此方面作出成绩的官吏,均被褒以重奖;反之,如果户口减少,或汇报不实,则受责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封建国家
A.征发赋役的依据是户籍B.需依赖上计吏管理地方
C.以此强化官吏忠实守信D.人口增减决定地方治理
2022-01-19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文旅综合高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1A)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课时,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图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朝代赋税制度意义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后期两税法前期保证了农时,后期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明朝一条鞭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清朝“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
A.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呈现进一步减弱的趋势
B.缴纳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
C.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向以人丁为主转变
D.赋税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