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唐书·杨炎传》记载规定“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宋政府将全国版图内的州县民籍划分为五等,规定“天下闰年造五等版籍,有五等丁口籍,此五等户皆为主户”,“或以税钱贯百,或以地之顷亩,或以家之积财,或以田之受种”。这体现了(     
A.土地兼并问题得以缓解B.人口瞒报现象的改善
C.征赋方式发生重大调整D.户籍管理的日趋科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典籍记载先秦时期被征服者承担义务的变化过程。这体现了(     
时间名称内容
商代以前藩属部落贡以方物
商代强制代耕公田
什一而税,天下通行
A.国家机构治理能力提升B.原始民主传统的延续
C.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D.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3 . 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988人之多。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两税法取代租庸调B.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4 .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在唐中后期发生了重要变化。记载这一变化的史料是(     
A.“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B.“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C.“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D.“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2023-05-17更新 | 26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治通鉴》记载“炎建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文中赋税制度的实施旨在(       
A.恢复均田制B.增加财政收入C.减轻民众负担D.促进商业发展
6 . 《唐六典》记载:“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维(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维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指国家无需征发力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材料所述赋税制度(     
A.因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而推行B.规定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C.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D.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2023-07-03更新 | 37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推行“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用庸调所收之布帛,折变为白银等轻货。从中可以得出的合理的推测是
A.变造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以庸代役影响了农民生产热情
C.银两是唐朝流通的主要货币D.租庸调制下国家不征收实物
8 . 据《新唐书》记载,“(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这反映了两税法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促进了均田制的稳定发展
2021-09-23更新 | 487次组卷 | 32卷引用:第四单元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9 . 下图为武则天大足元年(710年)沙州敦煌县效谷乡户籍的一段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A.均田制遭到了破坏B.赋税制度的变革效果显著
C.农民赋役负担沉重D.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严格
10 . 《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医移退一,使之与居者均,无侥利。”该制度的实施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增加了农民缴纳赋税的经济负担
D.实现了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2021-07-13更新 | 409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