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861年,清廷一年的关税总收入为白银496万两,只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9%。1894年,清廷的关税岁入竟达2290万两白银,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清朝续文献通考》也曾记载,“近来岁入之项,转以厘金、洋税(海关税)为大宗”。这客观上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A.对外贸易入超发生逆转B.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
C.民族资本企业发展迅速D.关税主权收回进程加快
2 . 《旧唐书》对唐代的某项赋税制度有如下记载:“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据此推断该税制(       
①实行了量入制出的原则②以均田制为基础
③以资产为主要征税标准④体现定合理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吴振棫在《养吉斋余录》中记载:“以各色丁粮均派入各邑地粮之内,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下列记载与之相符的是(       
A.“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B.“将人丁推入地亩,统归地亩条编”
C.“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D.“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4 .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母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A.分配土地严重不均B.官吏腐败贪污
C.均田制已遭到破坏D.南方经济水平超越了北方
2021-11-2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治通鉴》记载,唐德宗为解决土地兼并剧烈和军费激增等问题改革赋税制度,实行“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这一政策
A.有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B.加强政府对百姓人身控制
C.确定了以人丁为主的税制D.保证农民有充分生产时间
6 . 据历史记载,西汉户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A.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7 . 陕西西安出土了22枚银饼,其中两件錾文“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洊安县”位于今广州。《旧唐书》记载:成年男子每年需为国家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可按每日三尺布帛折收,此即为“庸”。官府将所收之布帛,折变成金银等运往京师。据此推断
A.白银已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
B.缴纳布帛替代劳役曾经普遍实行
C.广州地区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
D.沉重的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8 .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