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描述了清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变化。这一变化(     
时期内容
清朝初期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
康熙年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A.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的问题
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造成了农村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
2022-11-10更新 | 27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临沂市、枣庄市高三6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不同文献中关于唐初土地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推知当时的唐代
出处记述
《新唐书》志第四十一· 食货一“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文》卷33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A.均田制存在瓦解的可能B.租佃经营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C.小农经济的发展遭受重大打击D.政府可以有效控制土地
2022-04-03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主要有五次(如图):1980年起征点为800元;2006年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2008年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2011年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2018年起征点提高5000元。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
B.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新中国时期
C.新中国成立以后立即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
D.个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
2022-01-09更新 | 264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基础过关练)
4 .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800元,而2018年全国人大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并进行包括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在内的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变化表明
A.国民收入得到普遍提高B.个税征收制度更加完善
C.对外贸易总额极大增长D.国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2021-12-11更新 | 245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5 . 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可见明代
A.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
C.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D.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2021-09-22更新 | 816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朝时,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这说明汉代
A.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B.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有偿性
C.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D.税收方式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021-08-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万历九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后颁布“一条鞭法”。具体政策是把原来按照户、丁派役的办法改为按照丁粮派役,然后把夏秋两税和杂税也合编为一条,无论粮税、差役一律改为征银,差役由官府雇人充当,从此劳役从赋税领域消失。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因此叫“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的名目和征收手续,同时又扩大了赋税负担面……从此,历代平行征收的赋役,趋于合一。……“一条鞭法”上承“两税法”,下启清代“地丁合一”制,开启了租税制和货币征收制的赋税时代。

——摘编自蔡昌《元明清时期赋税》

材料二   咸丰以前,清政府税收来源主要是田赋、盐课、关税三项。其中来自农业的田赋收入所占比重为70%~80%,而来自工商的盐、关两税仅占20%~30%。咸丰以后,特别到了光绪年间,田赋收入比重大为下降,由1849年的77%逐渐下降到1911年的27%,而其他三项收入,即盐课、关税、厘金,因都来源于工商领域可合并计算,由1849年的23%逐渐上升到1911年的73%。

——摘编自邓绍辉《晚清赋税结构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在赋税制度演变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赋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 . 元代匠户世袭为官府工作,实际上是官奴隶。明朝匠户虽仍不自由,但可以银代役。官府可以银雇役,最后甚至不再追究匠户隐为民籍。材料反映出明代社会的现象有
①一条鞭法的实施②工匠赋役负担沉重 ③户籍管理逐渐放松④官营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劳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规定:念“今海宇承平已久”,“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故令各省官员“将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由此可知,清朝初期
A.农业生产渐趋衰落B.商业税成为政府税收主体
C.人地矛盾比较突出D.赋税征收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10 . 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2021-06-09更新 | 7899次组卷 | 6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