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这主要是为了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
2 . 北宋于建隆四年(963年)下令各州重新编造“版籍”,把各县的户口、土地情况登记造册:后又规定每逢闰年作一次统计,由县报州,由州上报中央政府,制成“闰年图”,以此作为各州、县税收定额的依据。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户籍管理,稳定财税收入B.维护土地私有,控制农户迁徙
C.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D.保护租佃经营,合法解决纠纷
3 . 明朝时,朝廷正式官员,退休官员及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都有减少赋税和免除徭役的特权。到了清朝雍正皇帝时,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赋税改革,这一改革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C.激化了阶级矛盾D.扩大了士大夫的参政范围
4 . 《诗经》中有多篇诗歌描述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锋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反映了先秦
A.社会动荡民生凋敝B.文史作品关注现实
C.政府关心民生问题D.农民赋役负担沉重
2020-08-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该表格是学者对清朝人口的研究。清朝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抑商政策的松动B.自然经济的解体
C.赋税制度的调整D.时局动荡的结果
2020-07-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变化表(单位:银万两;表中,“其他”包括捐纳、公债、杂项收入等)。导致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对农民巧取豪夺B.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C.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D.传统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7 . 材料   清初,承袭明朝赋役制度,分别征收地银和丁银。但是,由于人口增长快于土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又不断集中到大地主手里,农民不断丧失土地,又要承担沉重的丁赋,所以无地农民被迫逃隐,既影响了国家税收,又造成社会不稳。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康熙51年(公元1712年),针对“户口日增,地未加广”的情况,规定以现在丁册为常额,固定丁银数量,此后所生人丁,不再征赋。康熙55年(公元1716年),将固定的丁银首先在广东摊入田亩征收,并逐渐推行于全国。这就是清朝“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摊丁入亩规定地丁完全按田亩征建制度下按资纳税的原则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劳役税和实物税最终化合成了单一的货币税。但实际上摊丁入地后,直至清王朝最后灭亡,田赋附加不断加重。

——摘编自张守军《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进行赋役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赋役制度改革。
8 . 唐中期出现:“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这表明当时
A.赋税沉重,贫富悬殊较大B.按土地和财产征税
C.“两税法”加剧社会矛盾D.户籍制度日趋完善
9 . 清代前期,田赋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一省的赋税收入按户部核准的数额留一部分供本省开支,其余部分须按规定上解户部等;晚清,关税、厘金和盐税等财政收入日益重要,且大部分受列强和地方督抚控制。这一变化表明
A.专制集权体制趋于瓦解B.大一统的财政体制遭到破坏
C.传统自然经济遭到冲击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10 . 中国古代文字中“租”“税”从“禾”,“庸”字同“佣”,指承担劳动的人,“调”则指以家庭为单位征收,“捐”则可以自由献纳。这些不能用来佐证
A.中国劳动人民承担沉重的赋役B.赋税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手段
C.农业税为国家最重要税收来源D.古代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