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实行一条鞭法后,国家增派的差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已初步具有摊丁入地的性质。它不只减少了税目,简化了赋役征收方法,更重要的是赋役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反映了两个过渡,一是现物税和现役制向货币税过渡,一是户丁税向土地税过渡。一条鞭法的实行,使长期以来因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另外,相对明初赋役制而言,一条鞭法较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摘编自江耀琴《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摊丁入亩"制度的主导思想是废除原先单独征收的丁银,将丁银融入田赋征税。

即以占有的土地作为课税依据,将税收负担和纳税能力结合起来,田多者多税,田少者少税,

无田者无税。制度实施后,无地农民不再需要承担苛重的丁银,可以离开原籍自谋生路,从

事手工业和商业贩卖。此外,"摊丁入亩"制度的实施堵住了部分地主官绅转嫁丁银的漏洞,强化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效果,也大大促进了人口增长。

——摘编自王郁琛《"摊丁入亩"制度的历史透视与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一条鞭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编自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编自《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思考科举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税法的新变化、作用。
2023-12-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的税收支付经历了由缴纳实物(如田赋缴稻谷等)到缴纳货币(如明代“一条鞭法”改革后主要纳银)的过程。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B.农业经济衰退
C.重农抑商政策破产D.商食官模式产生
4 . 下图为唐中后期到北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税收数量折线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A.唐宋土地政策渐趋宽松B.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社会动荡影响农业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摊丁入亩是明代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明代中后期,在河南、山东、湖南、陕西、浙江、广东的某些州县已有摊丁入亩的个例,其对清代的摊丁入亩有着深刻的影响。入清以后,要求摊丁入亩的舆论加强,某些地区也继续着摊丁入亩的实践,食盐钞银、匠班银的摊丁入亩也大都先期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无疑为后来的摊丁入亩提供了范式。但摊丁入亩未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正与当时丁额未定有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实施之后,要求摊丁入亩的呼声顿起。同时,康熙后期社会上仍留有地卖而丁存、税从人起的现象,赋税负担仍不合理。因此,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史董之燧上疏指出,在明确纳税丁额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摊丁入地,并且朝廷要立法干预地卖丁留的现象。正因如此,广东于康熙五十五年开始推行摊丁入亩,也是最早实行此改革的省份。

——摘编自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

材料二   1870年起,主要西方工业国家(法国、德国、美国等)都基本确立了黄金为本位的货币制度,英镑凭借其与黄金自由兑换、自由流动的属性,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信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1913年),全球40%的外汇储备以英镑的形式储存。(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看做是金汇兑本位制的延续,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建立了IMF来监督国家经济政策。”其主要特征便是各国国际储备被美元完全垄断。

——摘编自王浩晨《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与未来趋势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推行摊丁入亩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英镑主导的货币体系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回答二战后美元垄断地位确立的原因。
2024-02-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初,随个体小农经济形成,赋税应运而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开按土地征税先河。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按耕地面积征税。除田税外,赋同时产生。初税亩后四年,鲁国“作丘甲”,以土地单位丘征发军用甲胄。其区别是税按亩征谷物,赋则按土地所有者财力、地亩面积,征货币和各种实物。战国后期兼并战争剧烈,赋税相当比重按人户、人口平摊;小农经济男耕女织,政府以户征收纺织品,赋逐渐成为人头税。秦统一后,人头税性质的赋全国推广。春秋战国时,徭役形成,徭役包括兵役、力役及各种杂役,古老服役惯例逐渐上升为国家法律。战国中期,赋税徭役合称赋役,中国建立了完整封建赋役制度,对土地征收田税,对人户征收户赋,对劳动者征发徭役,作为国家剥削制度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

——摘编自《中国经济立法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与土地联系、以家庭为本位,人口管理的基本行政制度,我国形成了发达的户籍文化。其始于周朝,春秋发展为书社制;商鞅严格户籍管理,行什伍连坐法,秦统一后,田亩系户籍,初具规模。汉定户律,将人口、土地、赋役合一、是人口税、兵役、力役征收依据,三年一造并上计,至唐趋于完备。宋代户籍按土地为主户客户,地籍户籍分离;丁口赋户籍单行,计男口;王安石行保甲,抽练兵勇改设甲册。明初颁户帖,相当完备;其上立黄册,列徭役税粮科则;立鱼鳞地籍,与黄册并行。清初户籍分军民灶匠四类,以户核丁不载其他人口;乾隆六年,保甲计口成为户籍管理基础,一直沿用。但豪强荫庇,人民流亡,地方隐瞒等,户籍长期失实。清摊丁入地后,赋役与户籍脱钩,户口登记接近实际。

——摘编自《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封建赋役制度的内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指出其演变趋势。
2024-01-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摊丁入亩是明代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明代中后期,在河南、山东、湖南、陕西、浙江、广东的某些州县已有摊丁入亩的个例,其对清代的摊丁入亩有着深刻的影响。入清以后,要求摊丁入亩的舆论加强,某些地区也继续着摊丁入亩的实践,食盐钞银、匠班银的摊丁入亩也大都先期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无疑为后来的摊丁入亩提供了范式。但摊丁入亩未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正与当时丁额未定有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实施之后,要求摊丁入亩的呼声顿起。同时,康熙后期社会上仍留有地卖而丁存、税从人起的现象,赋税负担仍不合理。因此,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史董之燧上疏指出,在明确纳税丁额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摊丁入地,并且朝廷要立法干预地卖丁留的现象。正因如此,广东于康熙五十五年开始推行摊丁入亩,也是最早实行此改革的省份。

——摘编自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

材料二   自1870年起,主要西方工业国家(法国、德国、美国等)都基本确立了黄金为本位的货币制度,英镑凭借其与黄金自由兑换、自由流动的属性,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信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1913年),全球40%的外汇储备以英镑的形式储存。(布雷顿森林体系)可以看做是金汇兑本位制的延续,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建立了 IMF来监督国家经济政策。”其主要特征便是各国国际储备被美元完全垄断。

——摘编自王浩晨《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与未来趋势研究》等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推行摊丁入亩的历史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英镑主导的货币体系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回答二战后美元垄断地位确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农村到城市”角度列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乘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句,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人身束缚逐渐减弱B.农民负担不断减轻
C.土地兼并愈发严重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2023-11-21更新 | 577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的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

下图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赋税收入明显减少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0 .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的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图中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因税制改革财政收入增加B.海外贸易推动经济繁荣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D.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