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学者认为,美国在全球防疫、抗疫中的表现乏善可陈,欧洲国家和日本在抗疫中也未发挥特殊的作用。这种现实将大大激发中小国家的自信,促使它们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独立自主,进而促使国际权力由大国向中小国家转移。该学者旨在强调
A.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巨变B.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逆转态势
C.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加快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待构建
2022-04-10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41-1942年,陕甘宁边区疫病大范围流行。边区政府派出医疗防疫队帮助地方政府建立防疫委员会、给民众注射防疫针、印发《防疫手册》开展宣传教育,这些措施对防止疫病扩散起到积极作用。材料旨在强调
A.国民政府积极开展疫病防治工作B.边区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
C.防治疫病离不开科学观念的普及D.政府治理能力关乎疫病防治效果
2021-09-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新冠病毒对于社会破坏的效应则无视边……没有一个国家,即使是美国,能够通过单纯的国家努力战胜这种病毒。”基辛格意在说明
A.新冠病毒是人类史上破坏最大的病毒
B.新冠疫情使各国边界变得模糊不清
C.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应对新冠疫情危机
D.新冠疫情已将现有的规则破坏殆尽
2021-08-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高考前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1919年爆发的大流感是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这次流感1918年春从美国开始爆发,随即通过赴欧洲参战的美国士兵传播到法国,进而蔓延到整个欧洲,扩散到全世界。为防止造成恐慌影响战事,美国政府隐瞒疫情,直到8月才承认流感,导致民众对流感形势误判。军队与普通民众之间医疗资源不平衡,政府不得不建立临时医院,征调民间护士、医生、医学专业的学生进入医院。政府虽然采取了关闭学校、保持街道卫生、提倡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检疫隔离等干预措施,然而群众组织的“为自由而战”大游行导致流感大爆发。大量尸体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不仅促进了病菌的滋生与传播,也成为人们心中的阴影之一。

——摘编自邵逸舒《1918年大流感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影响》

材料二   1910年东北爆发鼠疫,三个月内就有4万人感染鼠疫而死。清政府任命伍连德为东北防疫总医官,全权负责东北的防疫工作。伍连德亲自解剖疫尸确定疫病根源,组织力量从源头灭杀病毒。他在政府的配合下征用学校等建立临时医院,将患者和疑似病人与外界进行隔离,对于不肯照章办理者进行惩罚。对于带菌疫尸,进行火葬以消灭传染源。为了阻止病源向内地扩散,伍连德果断切断入关通道,在火车站设立防疫检查点进行检测。他亲自向民众传授疫病常识,设计“伍氏口罩”。仅用时4个月,东北鼠疫被消灭。1926年霍乱横行亚洲时,东北在伍连德的领导下幸免于难。

——摘编自周春雷《伍连德对东北鼠疫的控制践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8年大流感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比较中美疫情防控措施的异同。
2020-08-2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0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中国疾病疫情概况

时间流行病疫灾概况病疫区域主要举措

隋、唐、五代
隋末唐初频繁,疫灾频率12.4%;盛唐最低;安史之乱后135年间发生9次,后期的7次相当严重。唐末至五代,疫灾频繁。
隋朝北方病疫多于南方;唐朝与五代南北基本平衡。北方疾灾主要发生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南方疫灾主要发生在江淮之间和长江三角洲。政府主编并颁发《诸病源候论》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医院等防控: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贩灾送药: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法重饮食及饮水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统;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

两宋
瘟疫共45次。宋建立后103年内共10次。
宋末64年间共发生5次瘟疫,严重瘟疫出现3次。春夏发病有31次
南方比北方多,东部比西部多,其中涉及浙江省的瘟疫最多,都城比其他地区多中央设太医局,地方设惠民药局,北宋设立官药局,还设校正医书局,专事校勘、整理医学文献。政府将“疫灾”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

明朝
276年共发生疫灾330次,前期疫灾次数少,中期和后期次数多。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南方较多、北方较少惠民药局予以继承;明中期以后,经常性药政机构演变成在灾难时才开启的公共卫生机构。公立和私营的医院开始普及,州、府、县几级行政区都有医院。
清朝269年共发生大、小瘟疫149次。前清197年中有84年发生了疫病。1840年以后,疫病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明显上升
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规律。浙江、江西、福建、山东等省的疫病发生频繁,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疫病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江南地区大多数惠民药局中,仅少数仍在瘟疫之年作为临时施药之所偶尔发挥作用。私营医院更为普遍,民间医生刊刻医方散送民众,利用自身力量影响官府进行救治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张剑光《三千年疫情》等医学著作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公共卫生作为一种专门知识,在医学领域里占有了一席之地。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国家财政主义的影响下,公共卫生在欧洲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与现代政府功能的转变联系在一起。在19世纪,卫生学成为预防医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关注学校卫生问题。从1890年起,伦敦教育委员会制订规划,委派官员和医生对小学新入学的儿童进行体检,并逐渐开展了定期复查。20世纪初,许多学校陆续设立了保健护理站、诊疗所和校医院,对儿童的眼、耳、鼻、喉、齿等器官的病症进行预防和诊治。学校的取暖、照明和通风等条件也逐渐改善。大规模的排污和公共卫生设施工程,以及公共场所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公共卫生运动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

——孟君、张大庆《大众医学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化公共卫生事业逐渐酝酿起来,首先是欧美来华传教士,积极呼吁中国注意公共卫生问题,他们广泛发放关于种牛痘,预防天花、霍乱的知识读物,不断向中国有关官员提出改善卫生的建议。随后中国出使人员和早期改良思想家等加入呼吁行列,《申报》也时常有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而租界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19世纪末上海租界已经在硬件设施、组织机构、法规建设、技术保障等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

——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和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兴起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表现。以及给我国现代公共卫生建设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