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重要的世界性危机

时间危机概况
1914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巨大人员和经济损失,加速了欧洲霸权衰落的进程。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世界格局发生深刻改变
19181920西班牙大流感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超过超过5亿人感染,2500万人死亡。突如其来的大流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也开启了欧美国家全民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福利保障系统的讨论与尝试
19291933经济大萧条由美国股市崩溃开始,逐渐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迫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放弃盛行一时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德、日、意等国甚至走上法西斯集权道路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法国等传统强国失去了对于世界格局的支配权。美国再次成为最大的赢家,利用自身的实力,主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美国规则”成为世界的规则
1962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企图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场。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并进行战争威胁。该次危机险些引发双方之间的直接冲突。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危机才告平息
1973第一次石油危机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大幅提高原油价格,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性危机”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图

材料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

第三章     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四十一条     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五章     法院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近代政治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吐蕃部落传统上通过以强者战胜弱者(战争)的方式进行统治更迭,松赞干布之父就死于此因,当时西藏各地分别有许多部落割据,四分五裂,不相统一。松赞干布就是这种内忧外患的危难之秋登上赞普之位。收复西部象雄,北部吐谷浑等地,扩大了疆域,统一了各部落。

松赞干布仿唐朝的授田制,将王田和一部分四家财物分给贫穷的自由民,并造“绿册”登记平民的户口和耕地面积,固定土地赋税:“广开田亩,兴修水利,沟渠纵横”,将山上居民迁到河谷,开垦平川为农田,划分田界,把农田和牧场分开。手工业方面,建纺织、酿酒、刺绣、制造金银器和纸墨等作坊。从唐朝和尼泊尔等地聘请工匠,技艺水平达到“皆形制奇异”。对外贸易上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进出货物不收税,吐蕃商人的足迹踏遍中亚细亚各国,商品畅销四邻各地,松赞干布还统一了度量衡。

《旧唐书》载:“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执绮,渐慕华风。”他派遣吞弥,桑布扎等人去印度学习,拜婆罗门李敬、天智狮子为师,学习声韵学等,以梵文五十声韵字母为蓝本,结合吐蕃语言实际,创造出具有吐蕃民族特点的文字——藏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松赞干布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松赞干布改革的影响。
2022-11-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4 . 1941年7月,苏英签订联合行动协定∶"双方互相保证,在当前反对德国的战争中相互援助和支持;双方保证,在战争过程中,除非得到双方同意,不同敌国举行谈判、签订停战协定或和约。"该条约
A.表明英国愿意承担绥靖政策错误的责任
B.标志着欧洲战场的转折已完成
C.说明苏英在反法西斯的立场上取得一致
D.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021-05-28更新 | 966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如下有老耄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贵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故皇上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百分未得其一焉!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改革就是新与旧的斗争,新的代替不了旧的,则必然是旧的扼杀掉新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除旧比布新还要难,因为除旧就意味着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夺掉和旧体制相联系的那部分人的饭碗,必然引起大的社会动荡。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材料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改良主义是一条行不通的道路,是条失败的道路。……改良主义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

——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

材料四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127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戊戌变法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2)怎样理解材料三的观点?
(3)结合材料四中提到的两部文献的不足谈谈我们应怎样运用史料?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年《人民文学》第7期发表了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小说塑造了改革家乔光朴的英雄形象。经历十年动乱后,某重型机器厂生产停顿,人心混乱,成了一个烂摊子,乔光朴受命于危难之际,立下军令状当了厂长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这是最早的一篇自觉地“写四化,写四化的阻力,写克服阻力的斗争”的文学作品。

小说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读者来信纷沓而至,甚至有工人买一本《人民文学》送给自己单位的厂长,希望厂长像乔光朴那样领导工人干“四化”。对于这篇小说也有不同的声音,《天津日报》在1979910月间发表了四组整版的评论文章,以“争鸣”的形式对乔光朴的用人和专抓生产等改革措施进行批判、质疑。更多的是对小说的肯定,1979年《文汇报》就此评论:“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乔光朴。四个现代化不是谈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小说的成就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首肯。“欢迎乔厂长上任”“希望乔厂长从作品中走出来”成为时代的呼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发表后的出现的反响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结论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7 . 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
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2020-07-08更新 | 8449次组卷 | 90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体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模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阅读下列关于香港的材料

年份主要事件
1841年1月英国武装占领香港岛
1841年5月英军攻打广州,逼迫皇侄奕山订立《广州和约》,提出协商割让香港岛,未果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同意把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
1860年3月英国强迫广东地方政府签订租约,将“九龙司地方一区”“永租”英国
1860年10月英国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九龙丰岛南端的九龙司
1898年6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租期99年
1919年1月顾维钧等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指出英国在香港“无继续存在之充分理由”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上,中双方就新界问题进行了一次交锋,但英国则以“防御需要”为由,坚不退还
1942年11月国民政府提出了一份《中英新约修订草案》,明确要求废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后国民政府作出了让步,“中国政府保留日后重新提请讨论此问题之权”
1945年8月在美英的压力下,国民政府重申:“中国不会派军队去香港接受日本投降,以免引起盟军误解。”英国重占香港

——摘编自人民网《香港问题的由来》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形成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014年以来,中央逐渐改革户籍制度,到2016年9月,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据此分析户籍制度的改革
A.符合对外开放引进人才的需要
B.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利于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D.导致了城市规模日益庞大

10 . 【历史一一选修4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随着巴黎和会的召开和五四运动的掀起,中国人民对西方民主主义的热情正在消退,而马克思主义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却挟着十月革命胜利的声威,在神州大地上高歌猛进。陈独秀过去信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宣传个人的自由和解放,现在认识到没有阶级的解放,个人的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首先要求阶级的解放。过去他热衷于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如今他说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不过“少数人得着幸福,多数人仍在被压在少数人势力底下,得不着自由与幸福”;“主张实际的多数幸福,只有社会主义的政治”。他还说“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和金力主义(资本主义)已经造成了无穷的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了。”并明确拥护无产阶级专政。这表明陈独秀已开始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陈独秀思想的重大变化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思想变化的原因

2018-03-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第四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