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材料   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旧法观点的影响未得到有力清除,当时的司法干部队伍思想比较混乱。从国民党司法机关接收下来的旧司法工作人员中混进了一些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造成了司法干部队伍作风方面严重不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使司法机关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进行司法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从1952年到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反对旧司法观点和改革整个司法机关为主要内容的司法改革运动。作为建国初期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一部分,它上承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制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下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制建设整个历程的关节点。

——摘编自侯松涛《建国初期的司法改革运动: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司法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司法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开始后,德国学者们发表了《告文明世界宣言》。《告文明世界宣言》在6个问题上做了否定,每个否定都是以事情并非如此……开头。通过这些否定,这份宣言拒不承认德国发动的战争有罪,拒绝为入侵比利时承担责任,并宣称如果不抢在协约国之前行动德国就会被屠杀……总之,德国是站在正义的一方,没有任何过错,过错都在协约国一方。最后,德国学者们在宣言中写道:请相信我们吧!作为一个文明民族,一个拥有歌德、贝多芬和康德的传统──这比家庭和故土还要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当我们说我们将把这一斗争进行到底时,请相信我们……我们以我们的名声和荣誉担保!93位享有某种国际声誉的艺术家、科学家、牧师、诗人、律师、医生、历史学家、哲学家和音乐家在宣言上签名。

爱因斯坦除了专心研究广义相对论外,还与法国进步作家罗曼·罗兰等人一起,呼吁和平。他们不是站在自己国家立场上,而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呼吁“欧洲必须联合起来保卫它的土地、它的人民和它的文化,这一时刻已经到来”。

──转引自杨建邺《爱因斯坦传》、人教版教材

材料二   爱因斯坦在1933328日主动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辞呈。辞呈上写道:“鉴于德国目前的状况,我不得不放弃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职务。19年来,科学院为我提供了无数机会,使我专心从事研究,而没有任何特别的义务。我知道我欠下的恩情太多,我也非常不愿意离开这个学术机构;同时,在我作为院士期间,与同事们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关系。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对普鲁士政府的行为无法容忍。”

只要有可能,我就只愿意生活在一个政治自由、宽容而且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里。言论自由和书面发表政治意见的自由也是政治自由的一部分。尊重个人信仰是宽容的一部分。这些条件,目前在德国还不成熟,在那里,那些以促进国际间相互理解为事业的人,正惨遭迫害,其中包括第一流的艺术家。

──转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传》等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告文明世界宣言》的危害,并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说明此宣言的荒谬性。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递交辞呈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执政,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苏德关系迅速恶化,苏联决定在外交战略上作重大调整。19331116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互换照会,决定建立国间外交关系。同时,苏联与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建交,形成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第二个高潮。

1933年底,苏联外交部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它改变过去对凡尔赛体系的敌视态度,表示愿意参加国联,同英法等国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19349月,苏联被接纳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19355月,苏法签订互助条约。此前,苏联同波兰、芬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为进一步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它没能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采取更为慎重态度,避免卷入国际冲突。与此同时,修改第三个五年计划,加快国防工业生产,扩大军事实力。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没能继续发展下去的原因。
2022-01-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斯摩棱斯克是苏联西部重镇。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强调应及早占领斯摩棱斯克,为向莫斯科方向突击占领苏联首都做好准备。1941年7月10日,德军发起了斯摩棱斯克战役。在此之前,苏军近30个师已不复存在,约70个师损失50%以上。在历时一个月的会战中,苏德双方在正面500余公里,纵深200余公里的广阔地域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会战最终以德军的胜利告终。会战后,希特勒不顾陆军将领的强烈反对,改变了原先向莫斯科突击的战略,主张南北分兵,这使得德机械化部队南北长途奔袭,丧失了进攻莫斯科的有利季节。随着冬季的到来,德军的士气不断低落。残酷的现实把苏军惊醒了,他们不再接梯次投入部队,而是集中兵力进行会战;不再采取被动防御,而是主动突击以加强防御,各战区的游击战蜂起。虽然苏军在会战中失利,但这并未瓦解苏军的战斗カ,反而激起了全体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决心。

——摘编自庞绍堂等《苏德战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摩棱斯克会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摩棱斯克会战的影响。
2021-10-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苏联已经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反攻已是必然,所以英美都要首先考虑到阻止苏联进一步在欧洲扩大自己的优势。英美盟军为履行美、英、苏首脑在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在西线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协议,决定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登陆,向纳粹德国的军队发起反击。7月24日战役结束时,盟军共投入288万人,5300多艘战舰和近1.4万架战机。德军投入的兵力达51万人。战役中,盟军共消灭德军11.4万人,击毁坦克2117辆,飞机245架。盟军方面约有12.2万将士牺牲。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此后,盟军继续向欧洲腹地推进,在3个月的时间里相继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并攻入德国本土。

——摘编自《硝烟诺曼底》


(1)根据材料,指出美英开展诺曼底登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诺曼底战役的特征及其影响。
2021-08-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6届高三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数上书论事,建言班固《汉书》舛谬,命与王洙并校司马迁、范哗二史。书奏,擢集贤校理。范仲淹贬饶州,谏官御史莫敢言。靖言……落职监筠州酒税……靖繇是益知名。庆历中,仁宗锐意欲更天下敝事,增谏官员,使论得失,以靖为右正言。靖在职数言事,尝论夏竦奸邪,不可为枢密使;王举正不才,不宜在政府;狄青武人,使之独守渭州,恐败边事。其说多见纳用。会西鄙厌兵,元昊请和,议增岁赐。靖言……不必曲意俯徇,以贻国羞。擢知制诰。侬智高反邕州,乘胜掠九郡,以兵围广州。朝廷方顾南事,诏以广南西路委靖经制。智高西走邕州,靖策其必结援交阯,而胁诸峒以自固,乃约交德政会兵击贼于邕州,备万人粮以待之;又募侬、黄诸姓酋长,皆縻以职,使不与智高合。既而朝廷遣狄青、孙沔将兵共讨贼,贼平。迁尚书工部侍郎。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卒。特赠刑部尚书,谥曰襄。

——节选自《宋史·余靖传》,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括余靖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余靖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优秀品质。
2021-12-25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827日,英、法等国代表签订《巴黎条约》(即《非战条约》)。同一天,美国向18国国家发出了邀请,建议加入公约。中国南京政府代表于19281127日在华盛顿签字加入该条约。19284月至8月期间,苏联对美、法未邀请苏联参加签署非战公约表示不满,一方面表明苏联愿意加入公约,另一方面谜责把苏联排除在外。苏联要求加入公约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平和扩大苏联的国际联系与合作。苏联最终于95日正式签字加入公约。但苏联对公约提出保留,苏联的保留为:“公约的最先参加国在外交文书往来中提出的保留对苏联没有约束力”。此外,“苏联政府认为不但是宣布战争,而且连由任何国家已开始的一切实际军事行动,不管这些行动有如何辩白理由,均应视为破坏公约的行为”,先后有60多个国家加入非战公约。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加入《非战公约》的目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黄遵宪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早在十九世纪70年代,他与洋务派李鸿章密切交往,1877年,清政府任命黄遵宪为驻日参赞官,他通过阅读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了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学说,思想上“以为太平世必在民主”,认为“所当师四夷”,“中国必变从西法”;他从多重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明治维新实行的各项制度,写成《日本国志》一书,详细介绍日本变革的经过和得失,阐述在中国实行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主张。针对日本意欲侵略中国和朝鲜,他主张:“能于朝鲜设驻扎办事大臣,依蒙古西藏之例,凡国内之政治,及外国之条约,皆由中国为之主持,庶外人不敢觊觎。”1882年,黄遵宪在美国运用国际法,争得了总领事给华工签发执照的权利,为华工来往中美之间,有法可依。

1890年,黄遵宪出使英国,认真考察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维新变法开始后,他以英国为模式,协助湖南巡抚实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改革。戊戌政变发生后,黄遵宪被押解进京,在英、日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释放黄遵宪南归故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遵宪“走向世界”的主要思想和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遵宪“走向世界”思想形成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将王翦平定楚江南地,降服居于浙江一带的越族,于其地置会稽郡。同时,命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南下:一路出余干之水东进,征服闽越及东瓯,于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又迁徙五十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共处。南方新置郡县后,遣大量逃亡者、奴仆、商人、罪犯去充实戍守。

——摘编自杨洪贵《秦始皇移民政策的政治功能》

材料二 (唐太宗击败突厥后,曾与大臣反复讨论过对他们的政策,最后,唐太宗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已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

——摘编自《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处理边疆问题的主要方式。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秦始皇与唐太宗边疆政策的不同点,并分析他们相同的历史贡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以后,刘晏针对“时天下钱少货轻”“商贾不通”,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对唐朝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他提出了“理财以爱民为先”“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的改革思想。同时刘晏认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主张选拔和任用一批坚决拥护改革,而又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他制定了常平法,即根据年景好坏,“常年平敛之,荒年蠲救之”“丰则贵取,饥则贱与”。与此同时,刘晏还采用因地区生产特点来确定税收方式的办法,以解决人民当时严重缺粮的困难。如,对于岭南深山、沼湖地区的人民,可以用竹、纸、漆器、绫锦等当地的土特产代替租税,把粮食留归民用;对于特别不便于运输的地方,让农民把货物集中到附近的产矿区,换取铜、铅等就地铸钱纳税。刘晏经济改革使唐中后期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刘晏理财“以爱民为先”,富其国而“不劳于民”。

——黄玉生《中唐时期刘晏的经济改革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改革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