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材料   1942720日至23日召开会议,英国军政领导人决议主张在北非登陆,罗斯福拍板敲定,同意英方意见。725日,罗斯福正式批准了这项计划,其代号改为“火炬”。罗斯福决定在北非登陆有其双重目的:一是为解救英国在北非之困,防止德日会师,以消除对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航线的威胁;二是想趁法兰西帝国之危,力图扩大美国在北非、西非、中东、地中海的影响,这是更为重要的目的。19421023日夜,“火炬计划”实施,经过12天的激战,英军大获全胜,共歼敌5.5万人,击毁坦克350辆。丘吉尔将其誉为“命运的关键”。

——摘编自方连庆《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火炬计划”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火炬计划”实施的影响。
2022-06-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诊断预测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顾诵芬(1930.2.4−),苏州人,飞机设计专家,两院院士,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1951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北上沈阳维修抗美援朝战伤的飞机。

1954年起,他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1964年,他开始领导歼8飞机的气动设计工作,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1976年,他开始参与歼81型飞机的设计工作,1985年正式定型。1981年,他又担任歼81飞机的总设计师,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19846月,歼81飞机试飞成功,不久投入生产。他被誉为“歼8之父”。1988年起他领导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不稳定飞机的飞行。1990年起领导高性能远景飞机的概念研究。他要求年轻人才“多读书”,“树立革命理想信念”“心中有国家”“要牢牢记住历史”。

——摘编自吴晓东《顾诵芬:心怀“国之大者”,逐梦蓝天70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诵芬对中国现代飞行技术研究的突出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诵芬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5年起将海关全部收支总账分为海关经费支出账、海关没收和罚款收入账、吨税收入及用于航务设施的提成账、所有其他规费收入和开支账。所有海关可自行处理的结余,一律存放在指定的银行,没有得到总税务司的允许各关不得截留。1870年又公布了十项有关会计收支的条例。1873年成立了贸易造册处,负责印刷各口贸易统计季报和年报,编写贸易总报告。统计内容涉及中国财政、经济、货币、金融等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关于鸦片、茶、丝、黄麻和大豆等大宗进出口商品。为加强海关财务检查,在总税务司之下,专设掌管会计的稽查账目税务司。“该部门税务司总管辖海关之会计并审查各地海关之会计,至少每年到各地巡视一次,副税务司驻留北京总司署负责审查各关报表”。海关税收从1865年的830万两增加到1875年的1200万两,而1885年增加到1450万两。

——摘编自段晋丽《赫德与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的建立》等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时期建立海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海关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的积极作用。
2022-05-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原南斯拉夫联邦一分为五,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是其中之一,简称“南联盟”。由于利益分割的现实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1997年以后,科索沃地区不断发生旨在分裂的武装冲突事件,南联盟坚称对科索沃地区拥有主权,采取强硬镇压措施。基于巴尔干半岛重要战略地位的考虑,和图谋借机排除被其视为异己的南联盟米洛舍维奇政权的需要,1998年底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开始介入,进而发动科索沃战争,迫使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1999610日战争结束。战后,俄罗斯彻底被挤出了在东欧的原有势力圈。继科索沃战争后,北约将武装干涉他国内政、先发制人提升至战略层面,不断突破联合国安全底线,挑起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进一步沦为进攻性军事集团,为服务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工具。

——摘编自王则静《北约为何成为世界动荡之源》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解体后北约在国际政治局势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新派认为学西方,必须首先学西学,批判旧学,改革旧的教育制度。为此,他们提出了一整套革新教育制度的方案。严复指出八股文有“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三大祸害,只能“长人虚骄,昏人神智”。维新派提倡发展现代西式学校制度,全国各村、镇都应设立小学与初中;高中以上的学校则应设于县城、省城等任何条件容许的地方;在北京应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他们认为要对国民传授西方的生产科学技术,通过全民教育培养国民的崇尚实践、探究事理、讲究创新、反对守旧的科学精神。虽然戊戌变法只运作了一百多天,但它在思想、观念层面上为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启蒙的窗子。变法失败后,“人人竞言西学”的局面持续发展,致使清政府于1905年颁发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编自范敏华、孙锡平《戊戌变法与教育制度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革新教育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维新派革新教育制度的主张。
2022-06-06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沈约(公元441年~公元513年),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沈约在兼采众家关于《宋书》编纂成就的基础上,制成新史。他删改因本朝人写本朝事而造成的曲笔讳饰;在史料的取舍上趋于客观,力求对于刘宋历史的撰写达于“实录”;同时补撰了自永光以来14年间的史事,从而使得刘宋一代之史臻于完备。他开创了“因事附见”的编纂方法。此外,沈约还在《宋书》之中,灌注了他对门阀士族与寒门庶族地位升降、佛教在南朝的传播与儒家伦理之间的张力、南北民族矛盾与融合等现实问题的深沉思考。

——摘自张峰:《“名亚迁董”:沈约历史著述的境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沈约在史学领域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沈约的人生经历,分析其所处时代的特征。
2022-05-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从先秦开始萌芽,至秦汉得以全面发展,隋唐趋于完善,明清最终定型并增加了新的内容。许多思想家开始注意粮食的市场贸易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并形成了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核心的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在这个思想体系中,重农思想是保障粮食稳定、充足供应的基础,储粮备荒是应对粮食危机的主要方式,赈济灾荒是发挥粮食安全作业的重要手段,粮食流通在调剂地区粮食余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粮食为基础的国家政策是重农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摘编自吴宾 党晓虹《试论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对其实行粮食禁运,1979-1980年苏联粮食供应量减少了大约600万吨,极大的冲击了苏联的畜牧业,导致了肉类产量的减少,但是其后果与预想的苏联能够找到可以替代大量被禁运粮食的供应来源不可同日而语。禁运也促使苏联意识到粮食自给自足的战略重要性,刺激了国内政策的转向。同时,粮食禁运也导致美国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国内市场元气大伤,许多粮食企业面临破产。最终美国政府接受了来自农业界和粮食企业对于撤销禁运政策的压力,于1981年4月取消了粮食禁运政策。

——[英]Tarrant《粮食能不能作为武器?-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粮食贸易禁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粮食贸易禁运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当今时代形势,谈谈你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纵观历史,漕运在社会经济中具有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隋炀帝时期,漕运范围空前扩大,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网。但是,唐定都长安,地处偏僻,南粮北调困难重重。安史之乱的爆发又使得漕运路绝。刘晏上任后,征用大量工人挖淤泥、清河道,恢复安史之乱前的遭运路线。他采取分段接运的方法,使每段水路都有专属的船只负责运输。规定建造漕船的工作收归政府统一建造,并改变原来的富户包运为政府运输。将专卖食盐所得的钱用于雇佣漕工,达到了不发丁男,不劳郡县的效果。通过刘宴的漕运改革,唐王朝的统治中心与江淮租赋富饶之地联系起来了,使南北联系更加密切,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摘编自杨凤阁《论唐代刘宴漕运改革的始末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刘宴漕运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刘宴漕运改革的措施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挽救日益衰败的农村现状,乡村复兴从口号变为社会实践运动。以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在各地创建县政建设试验区,率先进行乡村建设的试验。在试验区,乡建领导者加强乡村小学和成人学校的建设,改革教材、完善学制、改进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经济上,改良和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并成立借贷处和信用合作社,向农民发放贷款,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根据国民政府有关自治事务的规定,不少实验区开展调查户口、整顿税收、成立民团或警察局、组建自治团体等工作。乡村建设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总体上却出现了“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局面。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乡村建设运动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秉琦(1909-199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公众考古事业的先驱。苏秉琦将一生献给了中国的考古事业,“考古是人民的事业”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学术人生。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各地考古材料的出现,考古工作成为非常繁重且有突击性的工作。他指出:“仅仅依靠少数专业考古和文物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做好的,只有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使考古工作成为全国规模的有组织的群众性工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认为文物考古工作是能够为四化做出贡献的,利用考古新材料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就会团结人民,教育人民。他身体力行,将深奥的考古知识转化为公众文化知识。同时,他的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多元论等思想都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摘编自高蒙河、麻赛萍《苏秉琦考古公众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秉琦考古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苏秉琦考古思想的因素。
2022-06-06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