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晟(727-793年)今甘肃临潭人,唐朝中期名将,擅长骑射,勇武绝伦。他以良家子身份从军,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他攻灭吐蕃定秦堡,生擒堡帅慕容谷钟,迫使吐蕃解除灵州之围,被赞为万人敌。李晟坚持以封建的忠君思想训育部下,善知部下之长,经常提拔部下,治军严明,赏罚必信。他镇守西陲,屡立战功,被册封合川郡王,后调任右神策军都将,宿卫长安。783年泾原镇士卒在长安哗变,拥立朱泚为帝,唐德宗仓皇出逃,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拜司徒兼中书令,世称李四平,他考虑到泾州临近边界,然此地治理不善,多次发生兵祸,为此他主动奏请驻守泾州,吐蕃对李晟极为畏惧,多次主动请和。在作战指挥上,他不畏强敌,善激励士气,谋定后战,身先士卒,临敌应变。793年去世,时年六十七,谥号忠武。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晟取得很多历史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4年,经过雨季的整军和战略储备,北越军队变得异常强大,而南越军队却日益虚弱,甚至停止了蚕食绥靖,变成自保收缩状态。越南南方中央局和南方解放军司令部经过综合分析,敏锐地注意到这个有利的态势,决心把握机会,尽力争取在1974年至1975年旱季组建新的第4军,对西贡连续展开两个阶段的攻势,在其他战场配合下,力争于1975年至1976年旱季结束长达15年的抗美救国战争。经过两个月的准备,黄琴少将、裴吉武大校指挥的北越第4军正式向福隆省进军。在不到两周的时间,越军第4军就攻下了布多、布登和同帅等福隆省内的各个要点,南越军队不断溃败,最终北越军队取得了福隆战役的胜利,震惊了世界。

——摘编自《神话与现实:1975年西贡大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隆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隆战役的影响。
2022-04-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22届高三冲刺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的内容具体分为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饥荒,各边区政府采取发放救济粮等形式解决燃眉之急,在此基础上帮助民众恢复和发展生产,积极倡导以工代赈。同时各边区政府持续有效地开展社会优抚工作,对现役军人、民兵、荣誉军人进行优抚。

冀鲁豫行署各级政府机关财粮供给制度系统表(19431月)

边区财政社会事业费退伍军人优待救济费
干部保健费
产妇婴儿保育费.
残废金
丧葬费
优待俘虏费
工作人员伤亡抚恤费
奖励费
社会事业公粮荣誉军人及退伍军人优待抚恤粮
干部家属优待救济社会粮
产妇婴儿保育粮
高小以上之学生优待粮

——摘编自谭忠艳《中国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的作用。
2022-03-26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数上书论事,建言班固《汉书》舛谬,命与王洙并校司马迁、范哗二史。书奏,擢集贤校理。范仲淹贬饶州,谏官御史莫敢言。靖言……落职监筠州酒税……靖繇是益知名。庆历中,仁宗锐意欲更天下敝事,增谏官员,使论得失,以靖为右正言。靖在职数言事,尝论夏竦奸邪,不可为枢密使;王举正不才,不宜在政府;狄青武人,使之独守渭州,恐败边事。其说多见纳用。会西鄙厌兵,元昊请和,议增岁赐。靖言……不必曲意俯徇,以贻国羞。擢知制诰。侬智高反邕州,乘胜掠九郡,以兵围广州。朝廷方顾南事,诏以广南西路委靖经制。智高西走邕州,靖策其必结援交阯,而胁诸峒以自固,乃约交德政会兵击贼于邕州,备万人粮以待之;又募侬、黄诸姓酋长,皆縻以职,使不与智高合。既而朝廷遣狄青、孙沔将兵共讨贼,贼平。迁尚书工部侍郎。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卒。特赠刑部尚书,谥曰襄。

——节选自《宋史·余靖传》,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括余靖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余靖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优秀品质。
2021-12-25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8827日,英、法等国代表签订《巴黎条约》(即《非战条约》)。同一天,美国向18国国家发出了邀请,建议加入公约。中国南京政府代表于19281127日在华盛顿签字加入该条约。19284月至8月期间,苏联对美、法未邀请苏联参加签署非战公约表示不满,一方面表明苏联愿意加入公约,另一方面谜责把苏联排除在外。苏联要求加入公约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和平和扩大苏联的国际联系与合作。苏联最终于95日正式签字加入公约。但苏联对公约提出保留,苏联的保留为:“公约的最先参加国在外交文书往来中提出的保留对苏联没有约束力”。此外,“苏联政府认为不但是宣布战争,而且连由任何国家已开始的一切实际军事行动,不管这些行动有如何辩白理由,均应视为破坏公约的行为”,先后有60多个国家加入非战公约。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加入《非战公约》的目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魏建立后,民穷兵弱,处境十分艰难。宇文泰大力改革,采用苏绰的建议,颁布“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条诏书和一系列新制。政治上,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儒家道德规范。打出复古旗号,按照《周礼》官名更改官制,颁布文告模仿《尚书》文体,以标榜承袭中原正统,争取汉人支持。用人则唯贤是举,不限荫资。军事上,为适应鲜卑等族军人的心理,采用鲜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建立以六镇军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的府兵制。官兵之间保持鲜卑旧日的氏族关系。经济上,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劝课农桑,恢复均田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宇文泰政治和军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宇文泰改革的作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各国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便更加激烈,而此时的中国成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殖民地的对象。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日本逼迫中国签订极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最终知识分子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摘编自马冰《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背景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戊戌变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
(3)上述两次运动的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正茂(1513~1593),字养实,歙县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迁江西按察使,提督两广军务,军功显赫。其属官茅坤评曰:“殷公之擢给事中,而事先皇帝也,数以谏诤显。会方士以祷祠荧惑左右,公卿以下,并仿汉故事,附祠官祝厘。或以讽谏暑,公耻,独不与……公魁岸倜傥,多大略……公之皎然不射利、不诡名,尤公所独也。”

——据茅坤《茅坤集·赠殷石汀按察使序》

材料二 乡人论曰:“先是正茂为司徒(即户部尚书),邑人丁丝绢之役偏累(负担不平衡)有年,帅嘉谟讼于朝,正茂适肩其事,后虽中寝,(乡人)至今德之。”

——据万历《歙县志》传卷二《殷正茂》一

材料三 朝议评曰:“正茂在广时,任法严,道将以下奉行惟谨。然性贪,岁受属吏金万计。”

——据《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殷正茂》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殷正茂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2-02-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尔琢(1903-1928年),湖南石门县人。1920年考入长沙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学生队分队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与国民革命军第3师的改编工作,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19278月,率国民革命军第42574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1928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19284月,朱德与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率28团英勇作战,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会剿”。同年8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摘编自《人民日报》2005323日第二版


(1)根据材料,概括王尔琢的主要革命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尔琢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苏联已经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反攻已是必然,所以英美都要首先考虑到阻止苏联进一步在欧洲扩大自己的优势。英美盟军为履行美、英、苏首脑在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在西线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协议,决定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登陆,向纳粹德国的军队发起反击。7月24日战役结束时,盟军共投入288万人,5300多艘战舰和近1.4万架战机。德军投入的兵力达51万人。战役中,盟军共消灭德军11.4万人,击毁坦克2117辆,飞机245架。盟军方面约有12.2万将士牺牲。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此后,盟军继续向欧洲腹地推进,在3个月的时间里相继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并攻入德国本土。

——摘编自《硝烟诺曼底》


(1)根据材料,指出美英开展诺曼底登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诺曼底战役的特征及其影响。
2021-08-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6届高三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