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材料1875110日,杨度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姜畲镇石塘乡一个偏僻的山村。在伯父的厚爱和良师的指点下,杨度刻苦攻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打下了扎实的儒学根基。1893年,18岁的杨度参加顺天府乡试一举成名,考中举人。

1894年冬季会试中,甲午战败的噩耗传来,……杨度与湖南在京举人一道积极参与公车上书,要求清廷拒签条约,整军经武。

1902年和1903年,杨度两次东渡日本负笈求学。杨度目睹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短短30多年便呈现出的繁荣富强的景象,思想上受到了一次巨大的冲击,提出要把清政府改造成实行君主立宪的责任内阁政府的体制。

1913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聘请杨度为顾问,任职参政院,1915年,杨度写成二万余言的《君宪救国论》,极力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鼓噪呐喊。他积极联系当时的社会名流严复、孙毓筠等六人成立“筹安会”,失败后避难天津租界。

1922年,杨度跟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的时代洪流之中。他利用自己与北洋军阀各派系有联系的特殊身份,为南方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8年,杨度加入郭沫若发起成立的“中国革命互济会”;捐款抚养中共烈士的遗孤或秘密革命者的子女。

1929年秋,因为对党的坚定忠诚,对党的事业的无私付出,经潘汉年介绍,周恩来同志批准杨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1932年,57岁的杨度身染重病,在交完最后一笔党费后,走完了自己曲折坎坷、充满功过毁誉的一生。

1975年冬,重病在身的周恩来总理嘱秘书转告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说:“当年袁世凯称帝时,筹安六君子'的第一名杨度,最后参加了共产党,是我直接领导他的。请告诉上海《辞海》编辑部。”

——摘编自廉晓红《从“帝制祸首”到共产党员》


(1)根据材料,概括杨度一生的政治活动,并分析其一生思想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评价杨度等历史人物应该坚持的原则?
2022-05-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诊断预测卷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各国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便更加激烈,而此时的中国成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殖民地的对象。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日本逼迫中国签订极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最终知识分子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摘编自马冰《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背景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戊戌变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
(3)上述两次运动的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822日,希特勒宣称“毁灭波兰是我们的第一号任务”。23日,在莫斯科签订的《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属秘密议定书》中规定:“在一旦波兰国家所属领土上发生领土的或政治的变动时,德国和苏联两国利益范围将大体上以比萨河、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一线为界”。91日,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9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但未按照盟约从空中和陆上发动攻势以缓解波兰所受到的致命打击。917日,苏军入侵波兰。106日,英法拒绝希特勒提出的和平建议,声称要把战争进行到底,宣称恢复战前的波兰国家是他们进行战争的目的。同时,英法支持成立了以资产阶级温和派为主的波兰流亡政府,在波兰侨民中组建了武装力量,参加了保卫法英的战斗。法国沦亡后,波兰流亡政府迁到伦敦。

——摘编自程人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国际舞台上的波兰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对待德国入侵波兰的态度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应对德国入侵波兰的举措并说明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桂林(当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会)于19491122日解放,30日桂林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并告知全体市民:桂林市军管会在军管期间是全市最高权力机关。其后,各地军管会成立后,迅速开展了城市接收与管理、党政建设、社会改造、恢复和发展经济等具体工作。19491217日,桂林市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至1952年,广西5个市都普遍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的办法有:军管会和市政府的代表由负责人担任,各机关、部队、党派、团体的代表由本单位选派,各界人士的代表由市军管会、市政府和协商委员会商定。各界代表在会议中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参政议政热情高涨。19537月,南宁市试行普选,全市选举人口184733人,选民112666人,参选人数占选民的93%。至此,人民代表会议正式被人民代表大会所取代。

——摘编自廖胜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城市民主建政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城市民主建政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民主建政的意义。
2022-05-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材料   顾维钧(1888-1985),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1905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系统学习了国际法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广泛交际的能力,1912年,顾维钧应召回国服务。1918年参加巴黎和会,主张“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必顾虑被迫签订的中日条约”,舌战群雄,驳斥他国的侵略,引起强烈反响并拒签和约。191211月,担任华盛顿会议全权代表。在以他为核心的代表团努力下,《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签订,日本允许将胶澳租借地交还中国,海关全归中国管辖,所有德国在山东的优先权,日本一律放弃。抗战初期,他为争取国际援助,奔走于西方外交界揭露日本法西斯的暴行,为国争取到了尽可能的外援.1944年,顾维钧被选为出席敦巴顿橡树园会议首席代表,参与联合国筹建,对联合国各项基础性制度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据孙慧娟《顾维钧:用法理捍卫国家利益》等


(1)根据材料,概括顾维钧对中国近代外交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维钧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11月,波兰组成联合政府并很快得到美、英、法等国的承认,并被邀请参加巴黎和会,在会上波兰代表提出了恢复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波兰边界问题。为此,巴黎和会还组成了波兰事务委员会。经过委员会的决定,波兰通过一条“走廊”获得了一个出海口,但波兰和德国都对此决定表示不满。波兰与德国间的西边界问题在大国广泛干预下,后来依然成为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而波兰东部边界问题,由于苏俄没有参加巴黎和会被搁置,最终导致1920年苏波战争的爆发。这是巴黎和会政治结果延续,同时也是波兰政府在战胜国支持下,想要借助于武力解决“波兰问题”的尝试。在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发给苏维埃一份照会中,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就波兰东部边界发表的宣言为准则,要求苏波双方撤军,立即停火,这条苏波边界线就是著名的“寇松线”。但苏波双方均不接受。

——摘编自南庆东《苏联对波兰政策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兰边界问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兰边界问题未能解决的原因。
2022-05-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高三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材料   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在历史上不仅建立了较为强大的政权,还推进了民族文化建设。契丹建国之初太祖神册五年(920年)创制契丹大字,太祖弟迭刺在参考回鹘文字的基础上改制契丹小字。史载契丹大字是借助汉字字体并增减笔画而形成的,契丹小字同样是借用汉字偏旁但又吸收回鹘文字的特征而成为拼音文字。当时的契丹人不仅用本民族文字勒石立碑,还用以进行文学创作。女真文字于太祖天辅三年(1119年)完成创制,以契丹、汉两种文字为基字,或取其音,或取其义,为推广本民族文字,女真统治者很早就创办女真字学校,并设女真进士科,以女真文进行考试。蒙古文字最早创制于成吉思汗新中国成立前夕,学者称其为蒙古畏兀儿文字(回鹘式蒙古文)。元世祖忽必烈时又命吐蕃僧侣创制新的文字并颁行,后人称之为八思巴蒙古字,当时规定用它“译制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为推广八思巴字,元廷在中央和地方广泛设立学校,培养相关人才。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少数民族文字创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文字创制的意义。
2022-05-0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尔琢(1903-1928年),湖南石门县人。1920年考入长沙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学生队分队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与国民革命军第3师的改编工作,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19278月,率国民革命军第42574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19281月参加领导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19284月,朱德与毛泽东部队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五斗江、草市坳和龙源口等战斗,率28团英勇作战,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会剿”。同年8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摘编自《人民日报》2005323日第二版


(1)根据材料,概括王尔琢的主要革命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尔琢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执政,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苏德关系迅速恶化,苏联决定在外交战略上作重大调整。19331116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互换照会,决定建立国间外交关系。同时,苏联与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建交,形成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第二个高潮。

1933年底,苏联外交部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它改变过去对凡尔赛体系的敌视态度,表示愿意参加国联,同英法等国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19349月,苏联被接纳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19355月,苏法签订互助条约。此前,苏联同波兰、芬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为进一步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它没能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采取更为慎重态度,避免卷入国际冲突。与此同时,修改第三个五年计划,加快国防工业生产,扩大军事实力。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没能继续发展下去的原因。
2022-01-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袁崇焕(1584-1630年)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

——摘自明代张岱《石匮书后集》

材料二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摘自乾隆帝《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材料三   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间也,天下震动,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么矣,谗死亦至伙,而恻恻于人心,震惕于敌国,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假若间不行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

——摘自康有为《袁督师遗集序》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袁崇焕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