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以下是国际秩序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节选。

材料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保护本国贸易。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

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

19147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8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1947年,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中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国际秩序”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阮籍(210~263),出身世儒之家,自幼研习儒学,有济世之才志。曹魏末年,曹魏宗室与司马氏集团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大批名士在司马氏的政治清洗中丧生。阮籍不满现实又恐祸患上身,于是采用“至慎”的态度,“口不臧不物”,又常以醉酒不与世事。日益崇尚老庄之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幻想回到没有“君德礼法”的“无君”社会。渐成玄学名士,与嵇康等人并称“竹林七贤”。他任情废礼,在司马昭举办的宴会上箕踞而坐且放声高歌,又有母丧不哭照常下棋饮酒吃肉等惊世骇俗的举动。迫于压力,先后担任司马氏父子的属官,追求“禄仕而已”,但亦有对时事的忧悲与诸多政事的参与。阮籍在母亲生前“性至孝”,母亲亡故时虽不拘孝子之礼,但接连长号吐血并以孝子闻名。

——摘编自高晨阳《阮籍评传》等

材料二   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

—— [唐] 房玄龄等《晋书·裴顾传》

材料三   阮公才器宏广,亦非衰世所容。……若率其恒仪,同物俯仰,迈群独秀,亦不为二马(注:指司马懿、司马昭等人)所安。故毁行废礼,以秽其德,崎岖人世,仅然后全。

——[南朝]沈约《七贤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阮籍思想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两则材料对阮籍不同认识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72年,日本启动了“明治改历”,废除了沿用千年的太阴历,改用太阳历。太阴历通过日出和日落来确定时间,反映自然节气的转换,但每天和每个节气的长短都不固定,准确性远不如太阳历。这一做法
A.加强了日本国民的民族认同感B.扫除了封建专制思想遗毒
C.为明治维新的开展做好了准备D.是工业现代化扩展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张学良晚年接受公开采访谈及“九一八”事变时曾说:“我当时没想到日本军队会那么做,我认为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误了。”对张学良的这一口述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年代久远真伪无从查实B.当事人口述可信度极高
C.公开采访影响发言内容D.需要多方史料互相佐证
5 . 在国际联盟的半官方徽章中,五边形象征五大洲,五角星代表五大种族,并以英文和法文书写“国联”字样,但并未获得成员国的广泛认可。联合国章中间是橄榄枝绕的世界地图,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长期沿用。材料表明,与国联相比,联合国
A.突出了世界和平与团结B.忽略了种族和解重要性
C.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D.实际由英法两大国主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89年(武帝去世前两年),桑弘羊等人上奏建议派士卒到西域轮台去屯垦戍边,对此武帝下诏说:“前有司奏欲盖民赋三十(每口增加30钱税收),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奏遣卒田轮台(派兵到轮台去屯田垦荒)。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烽(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盖西乎!”“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悻(纵情任性),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因养马而免徭赋),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轮台罪己诏”。

——摘自王也扬《汉武帝与轮台罪己诏》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拒绝派士卒到西域轮台去屯垦戍边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61年,赫鲁晓夫提出“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论述,认为摆脱殖民统治后的独立国家可以找到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崭新出路”,即“民族民主国家”的“过渡形式”。赫鲁晓夫当政期间,苏联向22个亚非国家提供38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据此推断,苏联意在
A.应对马歇尔计划冲击B.促进亚非民族解放
C.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D.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2022-01-17更新 | 262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8 .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华通讯社建社90周年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急需冲破国民党的封锁,把党和红军的消息传播出去。同时,由于在反“围剿”斗争中缴获了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台,为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即新华社前身)应运而生。     

——《新华通讯社史》第1卷


(1)依据材料一,概述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的背景。

材料二   90年来,新华社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2)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其中一张图片,谈谈你对新华社“反映人民心声”的理解。

材料三 《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时间为脉络,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采写的新闻作品。以下是部分目录

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
《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伟大的战士雷锋》《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 农业大增产》
《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大庆精神大庆人》《“谷底”震荡——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
《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3)任选其中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阐释此时期所列作品入选的理由。
2022-01-14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扩展。美、俄两国分别废除了本国的奴隶制和农奴制,其共同之处是
A.由对外战争失败激化社会矛盾引起
B.在平定内部叛乱过程中颁布了法令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留了封建残余
D.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10 . 下图是一战前西方出现的德国百姓在德皇指挥下集体走正步的漫画。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扩军备战进程加快B.军民关系和谐
C.主张提高国民素质D.君主权力无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