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1940年9月16日,美国《兵役登记法》正式生效,规定对年龄从21至35岁的男性公民进行登记,以便必要时招募新兵人入伍,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做法表明美国
A.彻底放弃孤立主义B.开始调整中立政策
C.全国卷入世界大战D.着手应对战争威胁
2022-04-29更新 | 653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榕霖文化艺术学院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甘地在《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中说:“有了《新生活》和《印度青年》的广阔平台,我能够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宣传'非暴力当时,每份发行量都很大,曾一度突破4万份。通过刊物,与群众沟通,对于揭露暴政有重要作用。”甘地在此强调
A.刊物决定了政治发展方向B.刊物发行主要为反暴政斗争服务
C.刊物发行量逐年大幅增加D.刊物动员群众并宣传了斗争策略
2022-04-28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世纪末,俄国的生铁产量和英国相等。但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了两倍,而英国增长了近30倍,俄国的生铁产量仅为英国的1/15。同期,俄国的铁路有1500公里,而英国有1.5万公里,德国有1万公里。……俄国出口的是农产品,进口的是工业品,它已经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导致当时俄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的阻碍B.工业基础薄弱
C.沙皇闭关锁国D.未进行工业革命
4 . 1911年前后,德国加紧建立一支强大海军。这一举措只可能是对付英国而不可能是其他强国。英国人下决心要赢,从而激起了英德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上述材料表明
A.德英两国矛盾尖锐B.德国军事实力逐渐超过英国
C.英国海军实力下降D.英德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动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精通帝、王、霸和强国之道,入秦后迅速赢得秦孝公信任。商鞅以戎秦之粗质,取三晋之严文,为秦国输入新鲜血液。但这也产生激烈地利益冲突,表现在文化政策上就是“燔诗书”。被焚烧的《诗》《书》究竟有哪些?必定是那些不合新法的篇章,所以《荀子·劝学》说:“诗书故而不切”。毕竟《诗》《书》也有精华部分,像《秦风》《秦誓》中都记越着秦人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这是鼓舞秦人坚持变法的精神动力,因此它们才完好地保存下来。“燔诗书”是“明法令”的手段,商鞅不惜采取“立木为信”的方法来达到“明法令”的目的。商鞅变法后,六国士人大规模入秦,谋取功业。

——摘编自马晓茵、束 江涛《〈韩非子·和氏篇〉之“燔诗书而明法令”考证》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军力不足,二是财政困难。甲午战争败于东方小国日本,也促使清政府反思自己的政策,下定决心进行改革。采用西法编练了新建陆军和自强军,还在一定程度上重整海军,恢复了部分海军实力。同时,还兴建军事工业,改进武器装备,兴建武备学堂,培养军事人才。吸引民间投资,甚至设立商务局,推动民间工商业的发展。还兴办一些新书院和改良旧书院,增设了经济特科和武备特科。洋务派既熟悉洋务,又掌握实权,因此在改革中都既是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又是改革方案的实行者。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

材料二   康有为在向光绪帝进贡的《波兰分灭记》中,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一曰,改宪法而图维新。二曰:任客卿以办新政。三曰:拔通才以济时艰。四曰:设经济以理财政。五曰:变衣服以易人心。这并非完全是波兰改革家们当时所采取的行动,其中大多是康有为从中国的变法运动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表达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维新派的心声。

——摘自孔祥吉《从〈波兰分灭记〉看康有为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甲午战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拿破仑使法国的疆界越过莱茵河伸展到吕贝克,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伸展到罗马,在所有被征服的地区,拿破仑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由此可见,拿破仑
A.实施了西方最早法典B.建立起近代民政体
C.率先废除封建农奴制D.传播了法国革命原则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禁榷是金代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的一种制度。金章宗继位之初,对禁榷商品的管理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1194年,金章宗为了应对西北部族的叛乱,加强了对禁榷商品的管理,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章宗加大了对私贩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立法,严格管理商品的禁榷;章宗在原有的禁榷管理机构之外又增设按察司管理走私,并在户部之外设置三司,将禁榷商品的管理由户部转移到三司;章宗重新制定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办法的调整来促进禁榷管理机构对禁榷商品的管理。章宗还将进士及文士中的清廉者作为盐使司主要的职官人选。还制定官员升降格,并使之成为官员升降及转迁的重要依据;章宗曾四次对盐价进行调整,盐价的变化一直呈上升趋势。除盐价外,章宗对禁榷商品的课额亦有更定,但无论是调整盐价还是更定课额,都是为了应对困局而做出的政策调整。

——摘编自罗继岩《金代禁榷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金章宗时期禁榷制度改革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章宗时期禁榷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2-04-0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冲刺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在开幕致辞时就急迫地提出肢解德国的方案,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首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的问题,英国代表则更多地关心对德海外殖民地的瓜分。这些现象说明了资本主义世界
A.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B.海外市场争夺矛盾重重
C.世界霸权中心即将转移D.英、法防范新兴政治体
2022-03-31更新 | 48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光谷分校2022届高三3月校内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二十世纪的东北亚,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前半个世纪烽火连绵,战乱频仍,每一次战争都导致了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显著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停滞倒退。从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战火在东北亚蔓延了整整半个世纪。战争的间隔时间相当短,长不过10几年,最短的仅隔5年。不仅频率快,而且规模大,甚至出现了像朝鲜战争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投入兵力也最多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后半个世纪当然也潜在着危机但相对安宁,东北亚各国都获得了和平建设的大好时机,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也最有前途的地区之一,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只要东北亚各国人民认真总结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教训和经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开创一个各方面差异虽大但能密切合作,共同繁荣的区域化经济结盟的新模式。相信这一模式的出现,将对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黄定天《二十世纪的东北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上半叶东北亚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约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因素。
2022-03-29更新 | 375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9月起点备考卷(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