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革命的目的不仅要变革旧政府,而且要废除旧社会结构。……专制者一心只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只考虑自己,蜷缩于狭隘的个人主义之中,公益品德完全被窒息。专制制度夺走了公民身上一切共同的感情,一切相互的需求,一切和睦相处的必要,一切共同行动的机会。……金钱已成为区分贵贱尊卑的主要标志,不惜一切代价发财致富的欲望、对商业的嗜好.对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便成为最普遍的感情。这种感情轻而易举地散布在所有阶级中,如果不加以阻止,它很快使整个民族萎靡堕落。然而,专制制度从本质上却支持和助长这种感情。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

在一个完关的立法之下……政府本身的团体意志应该是极其次要的,从而公意成者主权的意志永远应该是主导的,并且是其他一切意志的唯一规范。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摘编自《人权宣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法国“旧的社会结构”指什么?为什么法国大革命的矛头直接指向“旧的社会结构”?
(2)指出材料二中"人权”的内涵。你怎样认识《人权宣言》对现代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
2021-08-3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十年间,为了化解统治危机,最高统治集团与地方督抚联合推行“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初行地方自治。1909年,除新疆缓办外,全国21个行省的代议机构一谘议局全部成立,县级代议机构一议事会也陆续成立,1910年,中央代议机构一资政院成立,这些机构具有中央、省、县三级议会代行机构的职能,在皇权官权之外另立一个政治重心。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自治者,与官治相对待而言,无官治,则无所谓自治,自治之事源于国权,国权所许,而自治之基乃立。由是而自治规约,不得抵牾国家之法律,由是而自治事宜,不得违抗官府之监督,故自治者,乃与官治并行不悖之事,绝非离官治而孤行不顾之词。”“万事非财不举,地方自治既不能动用国家正款,则于旧有公款公产而外,不能不别开筹措之途。然若漫无限制,则浮征滋费,势所难免,而甚者会敛逾等,或至与国税相妨,则尤与自治宗旨相反。”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对于清廷的改革,1906年《东方杂志》发表如下看法:“假文明之面目而增其附和之程度”。“则数年以内形式毕具而腐败危险将视昔而甚。"1907年,《中国新报》刊发《国会与地方自治》一文指出:“欲普及地方自治,须速谋开设国会",忽视国会,“亟亟地方自治,不惟足以阻谋开国会者之气,而又将有危乎吾国家者在也。”革命党人认为:“苟只为设一自治局所,何则有利于人民耶?”“筹办宪政,就朝廷一方面而言之,则挽救危亡之局在是,图收富强之效亦在是。就人民一方而言之,则恢复国有之权利在是,造就国民资格亦在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推行地方自治的目的和具体表现。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在“新政"中推行的地方自治政策。
2021-08-3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以下是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各大洲流行的部分歌曲名称。根据歌名判断.这些歌曲的思想核心主要表达了人们
人物作品
约翰.列侬《给和平一个机会)《想象》
鲍勃·迪伦《随风而逝》《战争的主人》《敲开天堂的大门》
菲尔·奥克斯《战争结束了》
约翰·丹佛《我们制造武器干什么》

A.对美苏“冷战"的反思B.对战争迫害的控诉
C.对世界和平的向往D.对民族独立的追求
2021-08-31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尔赛体系具有不可克服的脆弱性。在该体系中,战胜国根据民族自决原则对欧洲领土进行划分。民族自决原则是美国从外移植到欧洲大陆上的,它虽获得了一些民族的欢迎,但”将这个高度简单化的原则贯彻于异常错综复杂的东欧就必然会顾此失彼,矛盾百出”在欧洲领土被划分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已确实证明自己是世界上最有朝气和最为强大的种族之一的德国人,竞由一批小国所环绕,这些小国有许多是由先前从来没有为自己建立过一个稳定的政府的人民组成的,他们包含着成千上万喊着要同自己的故土重新统的德意志人。”协约国认为德国及其盟国要对战争负全责,在对德战争赔款上,协约国把一切能拿走的德国财富几乎都“拿”走了,一时不能拿走的也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拿走,这使《凡尔赛和约》成为最具掠夺性的和约,也使得凡尔赛体系更加脆弱。

——摘编自万楚蛟、高英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1)根据材料,概括凡尔赛体系具有脆弱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消极影响。
5 . 在雅尔塔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让法国参加占领和管制德国,由于丘吉尔的坚持和罗斯福的斡旋,斯大林做出让步,会议达成了将德国分为四个占领区的协议。英、美扶持法国参与对德占领意在
A.帮助法国实现复苏B.扩大英美对德的影响
C.削弱德国军事实力D.增强制约苏联的力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万历年间,面对明朝中期以来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大学士张居正对明王朝的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他执政不久就颁布推行了“考成法”,建立有效的官吏考核考绩制度,使朝廷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他任首辅期间加强了“内修守备”方面的工作,将边防军事落之实处,行之有效在他执政时期及其后的二三十年间,北边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万历六年,张居正任用潘季驯督修黄河,加强对黄河的治理,有效地抑制了黄河泛滥,使漕运畅通,同时使多年弃田变为良田。张居正将财政改革的重点放在整顿赋役上,首先是清丈土地万历九年,全国土地丈量基本结束,效果显著。在清丈土地的同时,张居正还着手将嘉靖以来已在一些地方试行并取得成效的赋役征收办法即一条鞭法逐步推行于全国其他地区。通过张居正一系列的改革,使明王朝的统治一度出现中兴的景象。

——摘编自《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改革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8887次组卷 | 133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初,德国明信片,上印有“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一拳打死一个日本佬”等口号。材料反映了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B.一战前的德国民族情绪激烈
C.法德矛盾是欧洲的主要矛盾D.长期对外战争削弱德国国力
2021-07-07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翻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A.各民族文化上互鉴交融B.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
C.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D.汉族文化占主体地位
2021-06-26更新 | 776次组卷 | 39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78年,当时有2.5亿人吃不饱肚子。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20年11月23日,随着贵州省宣布66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由此可知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具有优越性B.中国共产党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目标
C.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迸发出了活力
2021-06-18更新 | 1184次组卷 | 22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