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材料   肯尼斯·戴维·卡翁达(1924--202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先驱。青年时,他不顾英国殖民当局的骚扰和监禁,坚持参与和领导赞比亚反殖民斗争,直到1964年斗争才取得成功。担任赞比亚总统后,他坚决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对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等国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他还积极参与建立非洲统一组织(非盟前身)。赞比亚独立几天后,卡翁达就宣布与新中国建交,使赞比亚成为南部非洲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卡翁达曾在联合国大声疾呼:“联合国中没有新中国人民的代表,这是错误的!”独立后的赞比亚,被列强封锁了出口通道。1967年,卡翁达总统借访问中国之机,请求中方帮助坦(坦桑尼亚)赞两国修建铁路,得到中方同意。1974年,他再次访华时,毛泽东在与其谈话中首次提出著名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关于中赞关系,卡翁达总统创造性地运用“全天候朋友”和“全天候友谊"两个名词加以概括。

——摘编自李杰《卡翁达总统——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真朋友、好朋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翁达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卡翁达做出贡献的原因。
2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下半叶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毁灭性热核武器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二是日益加强的世界整体性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今天的人类已不能再打无限化的总体战争了。据此可知
A.人关面临战争的威胁已消失B.各民族间的矛盾日益缓和
C.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走向和平D.各国家间的竞争逐渐减弱
2022-02-20更新 | 752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饬各省重视农业,“劳来(以恩德招之使来)农民”,“其有耕种之具不给者,公田由地方公款,私田由各田主设法资助”。这反映出当时
A.农民对新政府认同度较高B.孙中山对农村流民较为关注
C.法律保护农民土地所有制D.农业政策以民生主义为指导
4 . 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树、金杖以及“撞脸”奥特曼的青铜人头像等文物(制作年代距今约3000年至3200年),显示出与中原文明孑然不同的特征。但据研究,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双耳所饰的云纹、青铜神树的夔龙纹等,又都是当时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类型。这表明,商周时期
A.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B.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C.青铜器富有生活气息D.存在长距离文化交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1年,美国入侵越南,越南战争爆发。越战初期,苏联为了与美国缓和关系,并避免与之发生直接冲突,对越战实施了“不介入”的政策。1964年底,越南局势有了新发展,战争出现了进一步扩大的危险。而且,由于苏联对越南的求援一再回避,苏联在东南亚的影响直线下降。为了改变现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调整政策,“有限度的介入”越南战争。苏联在援助北越的同时,积极促使美越进行和谈。在苏联的协调下,美越于1968年3月达成和谈协议。1968-1973年,受中美和解的刺激,苏联迫切需要在东南亚寻找发展空间,于是对越战实施了“完全介入”的政策。最终,苏联推动美越和谈走向了成功。1973年1月,美越停战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越战最终结束。

——摘编自张秋平《苏联对越南战争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越南战争的政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介入越南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1928年,田汉与徐悲鸿等人组建南国艺术学院,并担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同年秋,创建南国社,成为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南国社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0年,田汉领导发起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职务,领导和推动了工人戏剧运动的发展。1932年,田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七七事变后,田汉组织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广泛动员戏剧界各种力量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田汉投入到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创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等戏剧和电影。建国后,田汉先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为推动戏曲改革和促进传统戏曲艺术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摘编自张向华《田汉年谱》


(1)根据材料,简述田汉的主要活动(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田汉对我国戏剧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022-02-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高三2月诊断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明治时期,在吸收了近世日本町人的经营私利正当之观念的基础上,私有财产权观念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启蒙思想家和民权理论家们冲破了千年以来以私利为“恶”的传统观念,充分阐述人民获取私人利益和拥有私人财产的正当性,并对私有财产权的特征进行了论证。他们主张对这种私有权利,政府不仅不应当干涉,而且应当给予法律保护。这种新的思想对日本明治政府的“殖产兴业”国策作了理论诠释,并对新宪法和法律法规有关保护私有财产权利条款的制定产生了直接影响。

——摘编自许晓光《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时期的私有财产权观念的影响。

8 . 材料   一战爆发后,英国为拉拢盟国,打破一贯奉行的维持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完整的传统政策,把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峡许诺给了俄国,这使得英国必须在土耳其的领土上构筑新的防线。1914年,首相阿斯奎斯发表著名的关于瓜分奥斯曼帝国的演说,这预示着英国政策的新调整,《德邦森报告书》随之应运而生。报告书认为俄国已经被许诺获得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峡,法国已经提出对西利西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要求,认为瓜分的方式会改变东地中海的海上力量对比,对英国的地位不利。报告书还具体划分了列强在中东的利益范围。报告书指出,无论最终选择哪种解决方案,列强在各自的领域中都享有特殊的地位。报告书体现了这个时期英国外交的总体发展趋势,影响了此后英国的外交决策。

——摘编自王伟《试析一战初期英国的中东政策-基于《德邦森报告书》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初期英国《德邦森报告书》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邦森报告书》。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燔诗书而明法令"。残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传送委输,必先悉行……急事不可留,乃兴徭。……田时也,不欲兴黔首"。

——摘自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出土秦简记录的秦朝条今

材料三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商鞅》

材料四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为相十年,人多怨之……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摘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材料二能否佐证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王安石与司马光对商鞅变法的看法及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中期刘晏说:“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他提出赋税征课的三个原则:一是“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二是“知所以取,人不怨”,三是对农民实行“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的政策。他在大历年间曾对户税、地税进行整顿,改变税率,把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改革盐法盐制,用“官商分利”的禁榷制度取代了“官方专利”的禁榷制度,创立常平盐制度,采取自由经营方式进行盐法改革。

——摘编自丛建阁、刘振锋《山东地区古代赋税制度与赋税思想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赋税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刘晏赋税思想。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