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人指出:在1930年的时候,有三个人即将变得世界闻名,不仅是他们本人,还包括他们的奋斗目标。其中一人是一个60多岁穿着粗布衣服的老者。他随身携带一套被褥,一个肩背袋,一个纺锤(他晚上的时候可以纺织),徒步240英里,历经25天后到达海边取盐。他的“奋斗目标”是(       
A.通过民主改革来捍卫民族主权和本国资源B.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
C.领导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通过民权法案D.开展武装斗争推翻由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
2022-05-09更新 | 1541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54日佛晓,美军海军少将法兰克·杰克·弗莱彻指挥的第17特混编队,对日军准备登陆作战的舰队进行了一次袭击,珊瑚海海战开始。珊瑚海海战可以视作一场遭遇战,双方各有损失,美国损失略大;但是日本在战略上却陷入下风。美国损失了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也被击伤;日本的两艘重型航母虽然没沉没,但是也遭受损失,短时间内不能作战。在一个月之后的中途岛海战,这两艘航母没能参战。此战之前日本海军节节胜利,貌似不可阻挡;此战之后,却难以再扩张一步。

日美珊瑚海交锋,阻止了日军对澳大利亚的进攻;这是太平洋战争以来,日军侵略锋芒首次受阻。这次海战,双方舰艇都在对方视距以外,并未交火,战斗由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进行,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由航空母舰之间进行对抗的海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影响世界历史的21场经典海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珊瑚海海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珊瑚海海战的主要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德国首次在欧洲战场使用毒气弹,造成大量军民伤亡。一战后,日本陆军省聘请科学家专门研究化学毒剂生产、使用等有关问题。日军研制的化学毒剂有糜烂性毒气和催泪性毒气等9种之多。为了确保对苏作战,及时将国内生产的毒气弹运往中国前方战场,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了很多研制、装配、存放化学武器的工厂和部队。19398月,在齐齐哈尔建立了集研究、实验和实战于一体的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代号516部队。据统计,516部队与731部队合作进行过50余次毒瓦斯人体实验,以获取毒气武器试验相关资料。日本政府每年投入巨资支持化学武器研制生产,因此日本成为二战时期拥有化学武器最多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持续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国家,如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使用了呕吐弹,在南昌会战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等。日本战败时,又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发掘出的遗弃化学武器造成了多起健康被害事故。而且由于遗弃的化学武器外表没有黄油保护,不仅腐蚀严重,而且一部分已经泄露,造成水源、土壤污染。

——摘编自王玉芹《日军在华化学武器的研制应用及遗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在华研制和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军在中国使用和遗弃化学武器造成的后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世纪末,俄国的生铁产量和英国相等。但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了两倍,而英国增长了近30倍,俄国的生铁产量仅为英国的1/15。同期,俄国的铁路有1500公里,而英国有1.5万公里,德国有1万公里。……俄国出口的是农产品,进口的是工业品,它已经逐渐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导致当时俄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的阻碍B.工业基础薄弱
C.沙皇闭关锁国D.未进行工业革命
5 . 改革前,土地贫瘠的非黑土地区的地主们主张带土地解放农奴,由农奴交付巨款赎买;黑土地区的地主则希望解放农奴时不带土地,或只是赎买少量土地。1861年,沙皇改革法令规定,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但“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据此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后
A.地主阶级无法达成共识B.沙皇政府权威严重下降
C.统治集团利益得以维护D.农民并未获得人身自由
2022-04-19更新 | 422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51994年,科技体制改革进入调整和创新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和激励技术交易的法规。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规定了科技事业的基本方针,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科学技术经费的投入占比,建立高新区并实行优惠政策、发展技术市场,这从根本上明确了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为中国科技法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科技管理机制的改革释放了全国各类科研院所的科研动力,科技拨款制度的改革刺激了科技创造的源动力,科技人员管理改革激发了研发主体的创造力。此外,科技服务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并在全国扩张,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摘编自姜江《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服务业与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5-1994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5-1994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材料   袁隆平,1930年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年少时跟随父母颠沛流离,动荡的生活使他在内心埋下了奋发图强的种子。从小立志学农则出于他对田园之美、园艺之乐的向往。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1960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种植试验,1966年,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由此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1973年,袁隆平带领的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系研究协作组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此后,杂交水稻先在湖南推广,后在中国遍地开花结果,水稻平均亩产也一路“飙升”。1979年,杂交水稻首次“走出”中国,在国外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1996年,中国农业部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最高达亩产1100公斤。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袁隆平成为8名“共和国勋章”颁授建议人选之一。

——摘编自邓霞、刘双双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鲐背之年仍追逐“两个梦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环境与袁隆平从事水稻研究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意义。
2022-04-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最终,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列强之前的矛盾,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欧战爆发。此时,欧洲各国人民情绪高涨,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国家展现实力的一次机会,前线战士们的浴血奋战会为自己民族赢得一个更光辉的未来,当然,没人认为战争会影响自身,40年的和平麻痹了所有人。德国人认为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大多数国家的人民也这样认为,他们都相信自己的国家会在几个月内取得胜利。……“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支配世界革命的记忆,已不复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渗透它的文化,已不再是1914年前所了解的那种资产阶级文化。当时完全掌握世界经济、思想和军事主力的大陆,如今已不再是世界经济、思想和军事的主力,不管是一般的历史或特殊的资本主义历史,都不曾在1914年告终,不过世界的极大部分,都已经通过革命进入一个基本上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势。”自1914年以后,世界果真变得与以往完全不同、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根据材料,分析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战的影响。
2022-04-16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赵过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机械发明家和新技术推广者。他善于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创立了一种新的耕作方法,叫作“代田法”。代田法来源于畦种法,但又有所发展,这种方法的科学价值首先在于可在同一块耕地上将农作物进行轮休,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其次是农作物长成以后,作垄的地形成通风走廊,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赵过代田法的开沟,需要使用的人力劳动强度太大,因而很难完成,于是他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创制“耦犁”,推广牛耕。赵过创制的“耦犁”,耕作时采用“二牛三人”组合,他这次推广牛耕,先关中而后边远地区,配合以先进的耕作工具,效果十分显著,牛耕逐渐普及。在赵过的农具改革系列成果中,最能体现农业技术水平的是耧车的发明。耧车是一种播种农具,类似今天的条播机,比东汉辽东地区二牛六人的耕作法省人力5人、牛1头,耕作效益提高了3倍。

——摘编自陈正奇《西汉农业技术改革家赵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过取得农业科技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过农业科技成就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年,留学日本研究哲学归国的大学教授吕澂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一起以通信的方式在《新青年》杂志上撰文提出“美术革命”论。吕澂大声疾呼美术革命:“我国美术之弊,盖莫甚于今日,诚不可不亟加革命也。革命之道何由始?曰:阐明美术之范围与实质,使恒人晓然美术所以为美术者何在,其一事也。阐明有唐以来绘画雕塑建筑之源流理法(自唐世佛教大盛而后,我国雕塑与建筑之改革,也颇可观,惜无人研究之耳)。使恒人知我国固有之美术如何,此又一事也。阐明欧美美术之变迁,与夫现在各新派之真相,使恒人知美术界大势之所趋向,此又一事也。即以美术真谛之学说,印证东西新旧各种美术,得其真正之是非,而使有志美术者,各能求其归宿而发明光大之,此又一事也。使此数事尽明,则社会知美术正途所在,视听一新,嗜好渐变,而后陋俗之徒不足辟,美育之效不难期矣。”

——摘编自汪洋《艺术与时代的选择-从美术革命到革命美术》


(1)根据材料,概括吕澂“美术革命”提出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说明吕澂“美术革命”理念的特点。
2022-04-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