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观点认为,历史上以三长制“治民”的措施,实质上是重新调节君权与族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为全国统一奠定基础的长远之计。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厘清宗族脉络B.促进民族交融C.保障财税征收D.加强中央集权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中,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四强国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国外一些学者却认为日本是败于美国、英国和俄国,不是败于中国。国外一些学者之所以忽视或贬低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他们对中国抗战的情况不甚了解、囿于某种政治偏见外,还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作为民主国家“兵工厂”的美国,通过租借物资的形式先后向盟国提供了近500亿美元的战略物资援助,其中95%以上投在欧洲战场,作为四大盟国之一的中国,得到的仅为1.8%的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盟国曾有过把中国作为未来反攻日本的前进基地的想法,但随着后来中国正面战场显示出来的抵抗力的衰弱,盟国最终放弃了把中国作为反攻日本本土前进基地的想法,“他们出于无奈才支持重庆,其目的也纯粹是不让中国退出战争”。

——摘编自黄爱军《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被一些国外学者忽视或贬低的原因》


(1)根据材料,说明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被一些国外学者忽视或贬低的原因。
2022-04-08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姚崇(651~721年),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一生三次入相。696年契丹入侵河北,形势危急。武则天让朝臣上书,提应对策略。武则天在阅读群臣上书中发现姚崇对问题剖析周密,论理精到,破格提升姚崇为兵邮侍郎。后任武朝后期宰相,受到信任。武则天后期两个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权势膨胀,遭姚崇抵制。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联合桓彦范、崔玄昧、敬晖、袁怒已,趁武则天病重之际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武则天,拥戴唐中宗复辟。姚崇是这场政变的重要幕后人,固定策有助被封为梁县侯。唐玄宗平定太平公主叛乱后,搞军事检阅,密诏姚崇,提出拜姚崇为相,姚崇向唐玄宗提出针对武则天以来的弊政及历史教训的十条建议,希望皇帝执行。唐玄宗全盘接受了。在任相的三年多时间内,他选贤任能、奖励清廉、厉行节俭、精简机构、惩治贪污、爱护百姓。史载唐玄宗时期“军国之务,咸访于崇”“玄宗悉从之,而天下大理”。

——据赵映林《姚崇:三起三落的宰相》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姚崇三次人相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姚崇的三次入相。
2022-04-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特勒宣布毁约扩军后,准备重新武装莱茵区,以消除对外扩张的后顾之忧。1936227日,法国众议院批准《法苏互助条约》。希特勒抓住机会,于37日采取行动,下令德军3万余人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英国自2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扶德抑法”的均势外交,此时仍延续这一政策。1933316日,首相麦克唐纳在裁军会议上提出一项被称为“麦克唐纳方案”的裁军公约草案,要求法、波、意三国各自把陆军从现有水平裁减到20万,允许德国陆军在5年内从10万扩充到20万。法国勉强接受该方案的原则。19331014日,德国政府致电裁军会议主席,决定退出裁军会议。1019日,德国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19351月,萨尔区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归属德国。同年3月,希特勒大受鼓舞,决定趁机迈出毁约扩军的第二步。航空部长宣布德国已经重建空军。316日德国颁布《国防法),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拥有12个军36个师,共约50万人。此举使得德国扩军备战公开化和合法化。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德国扩军备战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德国敢于破坏凡尔赛体系的原因。
2022-04-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材料   程懋筠(19001957),江西新建人,天资聪颖,自幼谙熟国学,尤其热衷京剧、古典文学。1918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声乐。1926年,回国后在江西省立师范学校、南昌一中等学校教授音乐。1928年,其应征作品被选为党歌。1937年,正式确定为中华民国国歌。1933年,在南昌创办“音教会”,担任主任委员,组建合唱团,公开演出,号召民众团结抗日。19334月,创办《音乐教育》月刊,面向中小学教师,普及音乐知识,解决音乐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抗战期间,组建“抗敌歌咏话剧团”等,发表抗日救亡作品,报道全国各地的救亡活动。此外,程懋筠先生还谱写了《中央大学校歌》《正气中学校歌》等众多校歌,1957年,病逝于南昌。

——摘编自何卓《程懋筠中国近代音乐之历史贡献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程懋筠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懋筠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材料   甲午战争失利,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转折点。相较于“专用西法”的日本军事的飞速发展而言,中国无疑已经落后了。迫于内外压力,1901年光绪帝下诏宣布:“武科一途,本因前明旧制,相沿已久……著即一律令永远停止。”张之洞主张通过仿效开办军事学堂,大量培养中下级军官,鼓舞士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与此同时,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编练新式陆军之际,兴办起一系列随营武备学堂。这一时期的军事学堂结束了以往各自为政、混乱不堪的局面,军事教育开始走向正规化、制度化。为了统一各学堂的学制和教学,清廷开始着手建立军事教育管理机构及军事教育体系。为了满足新军扩编对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清政府广泛设立新式军事学堂,并积极派遣留学生赴外学习。辛亥革命前,军人的文化知识和军事教育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军人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已经登上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

——摘编自甘少杰《清末民国早期军事教育现代化研究(1840192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军事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军事教育改革的影响。
7 . 秦统一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张扬自己的显赫功绩。然而万世之望的秦王朝在一场农民起义中,轰然倒塌。秦王朝毁灭于农民起义,从本质上说明(     
A.秦王朝的强大名不符实B.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C.农民起义军战略较先进D.秦王朝的统治制度落后
8 .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
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2022-03-09更新 | 1088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铜仁伟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应麟(1223年一1296年),字伯厚,南宋末年著名经史学者。南宋灭亡后,王应麟通过撰述史书表达对时局的关心和忧虑。他反对用“佞臣”“贰臣”执笔修史,强调写史当效《春秋》笔法,申《春秋》大义,辨正闰、明顺逆、诛篡弑,以达到“明天理,正人伦”的目的。其晚年所著《困学纪闻》采用笔记的形式,分类编排,对经史百家、历代名物制度进行梳理、考证、鉴定与评述。书中特立“地理”一目,对历代疆域的变迁以及政区的废置、沿革进行考释;又专设汉河渠考、历代田制考、历代漕运考等,以“简而义精”、“婉而直”的言辞进行注释,以达到“为兴替成败之鉴”的目的。《困学纪闻》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并称宋代考据笔记三大家,对史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被近代学者梁启超称为“清代考据学先导”。

——摘编自吴漫《王应麟〈困学纪闻〉的史学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应麟的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应麟对史学文化的贡献。

10 . 材料   唐代天文观测的主要内容是“星辰之变”(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天象)。其中日月交食被认为预示着帝王统治的危机,这一观念在当时备受瞩目。唐初,天文观测由太史局负责。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将天文机构改为独立建制,命名为司天台,并设置了春夏秋冬中官正、副各5人,掌司四时,按照时间和方位的特定对应关系来划分职责(如下表所示)。司天台官员不仅要密切观测天象变化,还要及时将观测结果进行“密封”后奏报帝王。对天文机构的改革凸显了司天台观察天文的特别职能,对于提高天文观测的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对当时的政治管理也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官职主要职责
春夏秋冬官(正、副)分别从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和星空东南西北四方区域的天文灾异的观测,记录
中官(正,副)负责季夏(农历六月)和星空中央地带(即天顶附近星区)的天象观测

——摘编自赵贞《唐代的天文观测与奏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朝廷重视天文观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肃宗改革天文机构的作用。
2022-02-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