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
2019-06-08更新 | 4575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徽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3 .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的根本原因是
A.改革没有遇到风险和阻力B.改革得到秦孝公大力支持
C.改革措施得力且行之有效D.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016-11-18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甘肃省康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38年希特勒曾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区,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德军进入“莱茵区”,法国可以阻止的依据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赫鲁晓夫对外战略的基本点是
A.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B.坚持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
C.建立苏联的军事霸权地位D.打击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010-09-06更新 | 3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甘肃省康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重要意义在于
A.使政权建制正规化B.精兵简政,减少财政支出
C.提高政权机关的办事效率D.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战
2010-09-06更新 | 8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甘肃省康县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