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秋由姓入人后向人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湧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通“返”)古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传》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待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怖景。

——摘编自《普通商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推行的新的选官制度,并分析这一选官制度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辽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
2022·天津·二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中、西方人文精神始祖的孔子和苏格拉底等生活的时代,也是人口迁移、王朝更迭的动荡时代。他们分别开创了两种文化最本原的东西,为两种文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者都将伦理道德教育作为救世济民的最高精神。

——摘编自[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增强了启蒙思想家们的文化普遍性和相对性的观念。中华文化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使启蒙思想家认识到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并非是世界上唯一的、最早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普遍存在,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基督教会并不能垄断全部的“德行”和“真理”。启蒙运动崇尚理性精神,据许多研究者认为,至少部分地源于中国。例如历史学家方豪就曾认为:“此运动之来源,中国实多于希腊。”

——摘编自武斌《文明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说明两人在思想文化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简析中华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022-05-26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统编版)B卷
3 . 犹太难民来华犹太难民情况简表
时间人数
19331937.810001500
1937.81939.820000
1939.81940.620003000
1940.61941.1220000

1933年的纳粹政权曾鼓犹太人移民,但纳粹政权控制范围之外的国家限制了这一行为-如果流亡者多是被纳粹政权剥夺了财富的穷人。波兰驻德国大使利普斯基在19389月与希特勒谈话“为犹太人问题的解决,我们波兰人将在华沙为他建造一座辉煌的纪念碑。”1939年美国政府拒绝载有900多名欧洲犹太难民的轮船进入美国,1940年和1941年,美国国会相继否决了向难民开放阿拉斯加州和接纳2万名德国犹太儿童的议案。

1933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向德国递交了抗议书,谴责希特勒的反犹暴行。19386月到10月,仅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中国驻维也纳大使馆总领事何凤山发放了1900多份签证,使数千犹太人逃离屠杀。1939年《东方杂志》刊文“虽然我们在上海尚有十多万难民的生活不易维持,但我们只要能力能办到,总可以尽力帮助犹太难民,我们应站在弱小民族的联合战线上,一致对付欺凌弱小民族的敌人。”自194112月起,日本对上海犹太难民采取了类似于敌侨的管理方式,至19458月,难民们终于迎来了自由。据学者研究指出,上海当时接纳的犹太难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五国所接纳难民总数还多。

——摘引自王健《逃亡与拯救:二战中的犹太难民与上海》


(1)纳粹屠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令人痛心的人间惨剧。依据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二战期间犹太难民问题的认识。
(2)在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依据下面时间轴的提示(序号),结合相关历史进程,写出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简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现实意义。
2022-05-21更新 | 32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春雨国文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历代对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给予高度评价:

史料一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

史料二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史料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其三》

史料四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

史料五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藏书》


问题:根据以上史料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秦始皇的功过。
2022-01-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货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行矣。

材料二 (苏轼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 (王安石)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以上材料摘自邓广铭《王安石》


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2)据材料二分析苏轼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
(3)综上所述,谈谈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2021-12-0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请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综上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2021-11-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华通讯社建社90周年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急需冲破国民党的封锁,把党和红军的消息传播出去。同时,由于在反“围剿”斗争中缴获了国民党军的无线电台,为通讯社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色中华通讯社(即新华社前身)应运而生。     

——《新华通讯社史》第1卷


(1)依据材料一,概述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的背景。

材料二   90年来,新华社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2)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其中一张图片,谈谈你对新华社“反映人民心声”的理解。

材料三 《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以时间为脉络,收录了不同历史时期采写的新闻作品。以下是部分目录

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
《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伟大的战士雷锋》《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 农业大增产》
《狂欢之夜——延安市人民庆祝日寇投降举行火炬游行速写》《大庆精神大庆人》《“谷底”震荡——徐州市转变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记》
《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
(3)任选其中一个历史时期,结合所学,阐释此时期所列作品入选的理由。
2022-01-14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长城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义勇军进行曲》(19354月,田汉、聂耳创作)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概括说明明长城的主要作用。
(2)材料二中“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意指什么?结合从“有形长城到无形长城”,从“血肉长城到钢铁长城”的经历,谈谈你对长城精神内涵的理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0年,福建官员杨捷等人为缓解百姓生活压力、防止敌对情绪再次高涨,上琉请求开海贸易,同年,金门、厦门、铜山、海坛四岛率先开海,之后整个海禁政策随之松动。1683年,郑氏反清力量覆灭,1684年清政府正式废除海禁政策,大量中国商船出海贸易,海外商船也纷纷来华,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增长,中外交往也随之增多,清朝国力进一步提高。

材料二   1684年海禁政策废除后,众多沿海华人到东南亚的吕宋、马六甲等地进行贸易,并逐渐定居于此,这些海外华人中包括部分明末反清移民和从台湾出逃的郑氏后人。康熙帝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逐步禁止内地人民前往南洋。1717南洋禁海令出台,禁止沿海地区的人民前往东南亚、南亚等南洋海域进行贸易。

——以上均摘编自王玉婷《康熙年间的海禁政策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废除海禁政策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康熙帝时期海外政策变化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不久大举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后继续向中朝边境进犯。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1127日至12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这次战役在药品、粮食及油料等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第9兵团广大官兵义无反顾,在近乎“裸战”的情况下投身天寒地冻的朝鲜战场。官兵在这种超过极限的生存环境中大量冻死冻伤,有的连队甚至成建制冻死在阵地上,但即使冻死在阵地也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中国军人所表现出的执着坚忍、视死如归,让傲气十足的美军王牌部队官兵刻骨铭心、不寒而栗,被这支“由中国农民组成的志愿军”深深震撼。这次战役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美军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扭转了战场态势。

——2019年04月《解放军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津湖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长津湖战役蕴含了哪些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