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83 道试题
1 .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是指世界的_____,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2022-10-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4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和平与发展的表现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_____,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联合国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2)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_____、政治、社会、_____、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成为它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2-10-0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4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背景:二战的扩大
____年6月,德国入侵____,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____
②1941年____月,日本挑起____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____阶段。
(2)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____年1月,以________________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____。从此,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
(3)二战结束
____________日,德国投降,________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2-10-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
900万人2000万人3000多亿美元

史料二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将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022-10-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7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国际联盟
(1)宗旨:促进____,实现世界____
(2)局限:国联形成决议的“___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
(3)评价:是____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英法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022-10-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7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选必3)
(1)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诞生,改变了这些地区的政治版图。
(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殖民帝国也产生了重要影响。____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从而使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经过一战,欧洲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不断遭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2022-10-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7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一战的导火索
____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____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022-10-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7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疯狂的军备竞赛两大集团形成后,竞相____,制定____,制造____和局部____,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2022-10-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7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从1914年8月到1918年2月,协约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150亿美元的物资。美国杜邦公司生产了协约国军队40%的弹药,其股票价格在战争期间从20美元暴涨到1000美元。但令人奇怪的是,美国与同盟国之间却几乎没有贸易。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奉行中立政策B.同盟国战略物资储备比较丰富
C.协约国的封锁阻碍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D.美国与德国殖民矛盾十分尖锐
2022-10-06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32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C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22-23高三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波茨坦会议对德国确定了“四D计划”,即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消除军工和垄断)和民主化,以期彻底改造德国社会。其中,非纳粹化的目标是根除纳粹主义存在的社会根源,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非纳粹化运动旨在(     
A.彻底清算德国法西斯组织与战犯B.深入社会基层扫除法西斯势力的残余
C.为德国战后的和平统一创造条件D.消除战争威胁并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022-10-05更新 | 360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35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B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