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83 道试题
22-23高二上·山西晋城·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军队战斗力强悍,但他也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干赏蹈利”,只能称之为“盗兵”。荀子称秦军为“盗兵”的原因是(     
A.秦军过于注重功利B.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
C.秦军实行连坐制度D.秦国地处边陲民风彪悍
2022-12-14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C.农民可以通过高额赎金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2022-12-13更新 | 184次组卷 | 23卷引用:人教版选修一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2-23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1922年第一次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大力提倡农民开展手纺运动,抵制英货,结果使英国纺织品的进口下降了28%,而印度自产的纺织品却猛增27%。这一结果表明(     
A.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的民族自信心
B.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较大软弱性
C.非暴力原则限制印度群众运动的发展
D.甘地的方法完全代表了国大党的利益
2022-12-12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2-23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4 .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尖塔倒塌、屋项焚毁,玫瑰花窗也被破坏,所幸主体建筑得以保存。按照法国政府计划,修复工程将于2024年完成,届时巴黎圣母院将重新开放。同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共有55项世界遗产。这说明世界遗产保护(     
A.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B.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C.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D.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2022-12-11更新 | 948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022高二上·江苏盐城·学业考试
5 . 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认为《慕尼黑协定》是“西方民主国家的奇耻大辱”。因为该协定实质是(     
A.纵容侵略,避免战争B.保全自己,缓和矛盾
C.牺牲别国,保全自己D.维护稳定,争取和平
2022-12-10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2-23高二上·湖北·期中
6 . 【武汉街道地名】

材料

明清时期,户部巷为湖广布政使司存放钱粮的藩库所在地,布政司主管一省钱粮、户籍,与户部职能相似,因而得名。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1912年,资本家喻兴隆在此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开杂货店等,远近闻名,以此得名。

1946年元旦,国民政府在收回全部租界后,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将本来是6条曾属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的街道合为一体,统一命名为胜利街。四唯,是指治国的纲纪准则,语出春秋时期《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地名是触摸历中脉搏、感受历史温度的活化石。围绕“历史时空中的地名”,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地名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12-02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023·福建厦门·一模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12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13日,苏联外交官发表声明,表示关于反法西斯力量中哪一国应该把最大的精力集中于哪一战区的问题,已经取得了或即将取得基本的共识,并且在这个问题上三个盟国将为共同事业的利益而努力。


请你推测当时关心抗战时局的延安军民获知上述声明后的可能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022-12-01更新 | 772次组卷 | 10卷引用:纲要上第2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初对盐的税收不大重视,安史之乱发生,朝廷财政困难,一个名叫第五琦的高官开始推行食盐政府专卖制。办法是,所有盐户都到政府注册,由政府确定生产计划,生产的盐全部由政府购买,私自卖盐给商人的,抓起来坐牢。然后,政府官员把盐运到各地,由政府开店把盐卖给民众。总之,官产、官运、官销,各级盐吏大包大揽。政府这样做,虽然筹措了部分资金,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

由于漕运需要大量经费,刘晏把官产、官运、官销改为民产、官收、商运、商销,这就变成间接专卖制。他撤销了很多基层监管生产的小吏和冗员百姓生产食盐的环节放开,但生产的盐仍由政府统一收购,储存在盐场里,然后向商人批发。商人买到了盐,自由运往各地自行销售,不受限制。这样,产、运、销三环节全部由私人进行,国家只从购销的差价中获得税收。刘晏还奏请罢免了各州县设置的对食盐的“过境税”。距离产盐区较远的地方,刘晏下令设立常平盐仓,平时备盐,应对盐荒,避免盐商囤积居奇,哄抬盐价。他在主要产盐区设立 13 个巡院,在其他地区设立 10 个盐监,专办盐务,负责调研和执法。另外还在各交通要道设立几千个盐仓,储备食盐,哪个地方盐脱销,可以就近调运供应。

——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刘晏盐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刘晏盐政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1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唐绍仪被免职的第二天,袁世凯提名陆徵祥重新组阁,陆徵祥向参议院提交了内阁名单,因这个提名是在袁世凯的主导下发起的,同盟会、统一共和党一致反对,新增阁员被全部否定。这反映出(     
A.民主共和已然形同虚设B.总统制与议会制的斗争
C.政党政治不利保障民权D.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
2022-11-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持续8年,中原地区和北方在大乱中血流成河,江山鱼烂,经济彻底摧毁。大乱之后的广德二年,通货膨胀率远远超过5000%。政府税收一落千丈,仓库空空如洗,根本拿不出东西增加供给平抑物价,当时物资已经紧张到连皇宫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程度。唐朝将恢复经济的命运寄托在漕运上。刘晏授命危难,在宰相元载全力支持下,他充分表现了统筹全局的能力、周密精细的头脑和改革创新的才智。他组织大量民工和兵丁疏浚河道,运河得以顺利全线通航。为解决运输问题,他改全程运输为分段运输,运粮船负责运到本段水路边界,将粮食交给地区粮仓,再安排新的船只起运,并首次把散装大米改为袋装。刘晏派官吏和军队沿途押运。在运输工具方面,他拨付大批资金在扬子开设10个船厂,建造两千艘急需的大型运输船,以当时最低造价的两倍的价格,支付造价,保证了造船质量。为保障顺利通过水流湍急的三门峡,他参与设计了一种超大型的“上门填缺船”,改进了船纤所用的材料,制成坚韧的纤绳。为保障人力的使用,他废除无偿徭役,改为工资雇佣制。漕工采用特殊军事化方式组织起来,纪律严明,责任到位。由此,江淮的粮食、物资顺利运到京城,代宗大喜过望,说道:“我们父子有饭吃了!”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1)据材料,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措施。
(2)据材料,概括刘晏漕运改革取得成功的背景,分析其改革的影响。
2022-11-27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