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2 道试题
1 . 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2022-11-25更新 | 519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戊戌变法失败后,变法风气仍然长存,“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人们坚信:“此百日中新政,中国将来必仍举行,此时遏之愈甚,再举行之期益速耳。”由此可知,戊戌变法(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
C.唤醒了民众革命激情D.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2-10-26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     
A.加强中央集权B.大力发展工商业C.重视发展科技D.重视发展教育
2022-10-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被尊为中国改革史上第一位伟大“度术师”的商鞅,为本归蜜夷之列的弱秦“拓霸国之规模,立统一之基础”。在其改革中,直接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什伍连坐D.推行县制
2022-10-15更新 | 882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 2010 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出口商品总额

181.2100.0620.9100.02492.1100.015777.5100.0

初级产品

91.150.3158.925.6254.610.2817.25.2

工业制成品

90.149.7461.874.42237.589.814962.294.8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1.26.237.36.0121.04.9875.95.6

按原料分类制成品

40.022.1125.820.3425.517.12491.515.8

机械及运输设备

8.44.755.99.0826.033.17803.349.5

杂项制品

28.415.7126.920.4862.834.63776.823.9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2.11.2116.318.72.20.114.70.1

机电产品*

13.97.7110.917.91053.142.39334.359.2

高新技术产品*

370.414.94924.131.2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中包含部分相互重叠商品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个方面发表看法,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15年后,法国驻上海领事出版《欧战实报》周刊,不停地宣传“强大与不可战胜的法军"“法国军队押送德国俘虏游行“法步军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由军医验视所戴防毒面具图"等照片,并向中国各省督军以及省会城市的商会名流赠阅。共目的在于(     
A.遏制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冲击B.争取中国对法国参战的支持
C.提升在法国参战华工的激情.D.提高法国在国联的政治地位
2022-10-10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秦汉王朝受其影响,农村不许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整。秦汉的上述举措(     
A.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D.加速了宗法制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光绪帝1898年颁布上谕称:“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法。……着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酌核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此上谕(     
A.意在以自主开放来应对侵略B.意在全面推行维新变法
C.力行改革来推进中国近代化D.表明帝后两党矛盾激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美国基督教来华传教士柯志仁(18761970年)出版了《蓝虎》一书,记载了他在中国福建地区狩猎老虎、鬣羚、野猪、野雉等动物的情形。柯志仁日常所猎获的动植物标本为美国的自然博物馆、大学等研究机构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以获取新奇生物为目的的考察活动主要是由美国的一些自然博物馆、大学和美国农业部策划,也有许多私人探险家自发进行。根据史料记载,野猪给当地农民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每年都有大量野猪侵扰并破坏村庄谷物,许多小村庄因此被废弃,成为各种各样野生动物的理想巢穴。此外,在20世纪20年代初,福州地区还频繁发生“虎患”,柯志仁所掌管的四个教区最严重的一年有将近500人死于“虎患”。

材料二   民国初年,外国人在华狩猎几乎是“任意狩猎,毫无拘束”,刺激感十足,广州政府曾提醒注意外国人狩猎,认为“以持械行猎、每因不慎,小则践踏田禾,大则伤害人命,且于古迹之保存、鸟兽之繁殖,均极有关系”。据柯志仁回忆,他曾花很多时间去研究福州周边地区橄榄园和坟墓附近小树林里鸟类的生活,为了确定某只老虎的性别和尺寸,进入老虎最经常出没的一个巢穴,《蓝虎》和《华南的鸟类》二书便是其研究成果。此外,他记载了当地民众如何将虎骨视为有奇特作用的药材:小孩脖子上缠着沾老虎血的碎衣布可以预防麻疹或者天花,在有进攻性的狗面前挥舞沾老虎血的手帕可以威慑它们。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羚靖《民国时期美国传教士柯志仁在福建狩猎活动评析》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柯志仁狩猎活动的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列强狩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2022-10-07更新 | 3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地区2023届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