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从黄河流域的一个原始部落,步步通过融合、扩张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中华帝国,地缘环境在国家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地缘安全战略布局上,古代中原王朝形成了“北防、南融、西通”的地缘安全战略。

——摘编自赵莎莎《中国地缘环境新态势及其战略选择》

材料二   康熙帝圣谕: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清朝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即努尔哈赤)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对古代中原王朝“北防、南融、西通”的地缘安全战略予以阐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帝的“守国之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4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开创了全国高度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为以后各朝代继承。两汉时期,经过改造的儒家礼教逐渐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魏晋时期,立法频繁,礼教被确认为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这一过程在唐代发展到鼎盛,是为中国法律制度传统的确立。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法律制度在总体上不再有重大的发展,唐律先是被宋朝沿用,又被明朝当作立法的蓝本。明律本身被清朝沿用。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再次发生巨变,而法律的变化却相当滞后。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了根本改革法律制度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实际影响力是微不足道的。中华民国时期迅速制定并颁布了一批与当时最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接轨的法典,其实际施行的情况相当有限,很大程度上只是“书面法”而已。

——均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效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太宗对将崔氏定为一等高门的高士廉等人说:“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官宦,犹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际,则多索财物。或才识庸下,而偃仰自高,贩鬻松槚,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这反映了(     
A.门当户对的观念B.士族门阀声望尚高
C.君主专制的加强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自《青年博览》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基于对自身安全性的忧虑,法国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伙同比利时于1923年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区,引发国际危机。由于英美支持德国,法国不得已撤军;美国又推出“道威斯计划”,以帮助德国经济复兴为手段,促使德国有能力偿还战争赔款。这反映出(     
A.凡尔赛体系欠缺内部协调机制B.美国事实上赢得战后世界霸主地位
C.法国与德国的宿怨基本得到了解决D.一战的阴云是二战爆发的主因
2023-01-31更新 | 38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起初,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家和帝国之争引发了敌对行动。除了如何瓜分权力和领土之外,欧洲列强之间没有取得任何一致。”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是(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权力领土的争夺
C.帝国主义之间战争D.综合国力的较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作为《凡尔赛和约》第一部分、也是构建凡尔赛秩序国际法基础的《国际联盟盟约》制定得非常仓促,在制定过程中根本顾及不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意见,盟约初稿仅在11天之内突击完成,相继被列入对德、奥、保、匈多国和约内,并分别成为其中的第一部分。这反映了(     
A.西方大国的协调机制取得显著成效B.巴黎和会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C.列强在国际法运用中实行双重标准D.大国强权政治操纵国际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一战后,各个阶层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崩溃”来描述战争的惨状,但一种全新的历史正在徐徐展开,中东欧国家相继独立,创造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英国女性获得了普选权,福利国家逐渐出现。该学者意在说明,一战(     
A.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B.奠定了现代国际治理体系的基础
C.拓展了文明发展的道路D.强化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10 . 据说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孔子整理成《诗经》之后,由学生子夏传其诗。汉初齐人辕固生、鲁人申培公传诵的《诗》分别亡于魏、西晋。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传的毛诗。材料(     
A.肯定了孔子对教育的贡献B.说明孔子学说不为诸侯重视
C.反映了《诗》的传承历史D.体现儒学促进了私学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