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简》中有关经济关系调整的有:《田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摇律》《司空》《效律》《传食律》《藏律》《牛羊课》等十余种。《秦简》《法律答问》中有一条问答:“、盗徙封,赎耐。何如为封?封,即田千百。顷畔封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何重也?是,不重。”《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奎陡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但“唯不幸死而伐棺梆者,是不用时”。凡是“雨为澎,及秀粟”“稼已生后而雨”“旱及暴风雨”“水潦轰蚊、群它物伤稼者”都要及时书面报告田地受益或受灾的具体顷数。

从《秦简》来看,秦对商户是另有市籍的。对外地来的商户,实行“布吏”制度。商户新到某地经营商业,必须先持通行凭证送交官府登记。如果“客未布吏”,就同他交易,罚一甲。

——摘编自刘序传《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经济立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代经济立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秦代的经济立法改革。
2019-04-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云南省楚雄州普洱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监测试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期的德国,住房是农民进城后的第一大难题,由于租不到房子,出现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的“租床人”。19世纪的英国也产生了大量贫民窟。部分地产商为牟取高额利润,密集地修建大量“背靠背房屋(back-to-backhouse,两排房屋背向而建,只有前窗而没有后窗)”住宅区。“背靠背房屋”空气不对流、间距小、市政公用设施极不完善,平均每间居住7人,条件极为恶劣。美国的贫民窟多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且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当时卫星城理论与现代交通方式结合后产生的郊区化运动使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衰退为贫民窟。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共有21000个,1900年增至43000个,容纳了400万纽约市民中的150万人。

英国不少城市在19世纪40年代相继颁布了改善住房和卫生状况的地方法规,规定了建筑居民院落的最低宽度、两排房屋的最小间距、房屋两面都必须开窗。1934年成立的美国纽约住房局在1941年之前完成了10项公共住宅建设项目,提供了55465套住房。廉租房建设后来为很多国家和地区所继承,尤其新加坡早翔的廉租房租金极为低廉,大多数贫民都能够承担。贫民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摘编自《观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贫民窟基本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方解决贫民窟问题的方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陆贽(754—805年),浙江嘉兴人,十八岁登进士第。唐德宗时被召为翰林学士,参与机谋。针对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都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陆贽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他指出把国家兴衰说成由于天命是荒谬的,治乱由人,不在天命,他还劝诫德宗只要“勤勉不息,足致升平”,充分肯定了人在治理社会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他还反复强调人心的作用,“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他还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居重以驭轻,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的道理,他认为,唐太宗由于妥善处理了朝廷与地方的关系,内重外轻,“举天下不敌关中”,处于“居重驭轻”的有利地位,因而能够保持安定统一的局面。为了能够合理地发现人才,他提出了“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重要原则。他认为“谏而能从,过而能改”是“帝王之大烈”,皇帝要保持谏路畅通,要善于纳谏,必须克服堵塞谏路的弊端。他认为政府应限制土地兼并,要“量人之力”征收赋税,降低剥削率,“裁减租价,务利贫人”,适当缩小“贫富悬绝”的巨大差距。陆贽认为要想治国,“未尝不文武并兴,农战兼务”,军事上要善择将帅,奖惩分明,注重军粮的贮积、借给和运输。《新唐书》的论赞中说他的思想“可为后世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陆贽的议论多达39篇之多。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称“陆贽是唐朝中期卓越的政治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隋唐时期)


(1)根据材料,概括陆贽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陆贽的思想主张。
2018-07-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伯特兰·罗素认为,西方民族“源于精力过剩的军国主义、帝国主义、传教狂热、野心无穷、蛮横好斗、支配欲强、盲目追求进步与效率”对此(战争)负有根本责任;西方文明品质“使人们永不平静、永不知足,盲目地投身于竞争、冲突、开发和破坏”。

欧洲不像中国这样,拥有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这样一个适合农耕的巨大陆地板块,而且没有崇山峻岭和湍急河流把各地区隔开,更重要的是,主要河流黄河、淮河、长江更流向一致,极有利于跨区域文化整合和政治统一。欧洲在古代条件下虽然也适合农耕,却因较为寒冷而农业生产率偏低,主要河流又从阿尔卑斯山脉流往东南西北多个方向,致使各地之间隔断,再加海洋阻遏,欧洲被天然地划分为法、德、意、西、英和东欧多个地缘政治区域,凡此种种都很不利于跨区域政治整合和统一。


(1)根据材料,概括伯特兰·罗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伯特兰·罗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认识。
2020-11-13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帅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其他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利差异。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6 . 下列关于一战前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科技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B.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的需求
C.为世界规模的战争创造了条件
D.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下列关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B.废除天主教宗教仪式和基本教义
C.国王法庭取代教会法庭,掌握最高司法权
D.没收教会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8 . 下列关于“犹太复国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由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发起
B.其目标至今尚未真正实现
C.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
D.得到英、美两国大力支持
2018-05-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三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
9 .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2017-04-17更新 | 1748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安宁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关于王安石变法中均输法的评述,正确的是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③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④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