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元济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98 年9月5日,张元济上奏变法总纲五条和细目四十条,主要内容如下:议政局的职责在于详细核议各种重大政务,为新设立的各种机构制定统一的法规章程,并呈请皇帝裁决;从管理、通婚、择业、官员选拔等方面使满族和汉族的人们保持统一标准;实现皇帝与臣民间信息的上通下达;多裁旧衙门,增设新政衙门;对不行新政甚至阻挠新政者以违旨治罪,反对新政者均令原品休致;根据官吏职务大小、事务繁简等确定官吏禄俸,并适当超出其所需部分,免其后顾之忧等;简派官员将户部及各省出入款项数目彻底查清,通盘筹划,详议办法;令户部整理规划岁入、岁出款目(后世之预决算),并向民间颁示;整理银钱,实行全国统一的货币制度;提倡保护工商业,并制定商律,颁行全国。但是,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他的变法主张未得到有效实施。

——摘编自金满楼《罢官记:张元济的戊戌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元济变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元济变法失败的原因。
2022-03-17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师范学堂课程,分为九科:经学、文学、教育学、史学、地学、算学、格致学、农学、体操,学制为三年。小学堂学制为四年,课程设置为经学、文学、史学、地学、算学、格致学、农学、体操。”袁世凯在直隶各属中学堂还拟定了暂行章程,中学堂课程有中、西学两项。中学课程四科: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西学课程七科:英文、算学、地学、外国史、格致学、外国浅近政治学和体操。对普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派查学员以纠其失”;在所辖州县划分学区,宣讲国民教育,“立劝学所以作其气”;在乡村及偏僻之地“立宣讲所、闻报所以破其蒙”;并积极要求制定癸卯学制所缺的女学章程。袁世凯不仅选送候补官员前往日本游历,而且饬令各属公派品端学粹士绅赴日本考察学务,规定前者在日本时间为3个月,期满回国,须交上日记,以观心得;后者考察期为4个月,除参观考察外,还要选修有关教育课程,这些官绅回国后基本上被安排在教育领域任职。

——摘编自牛秋实《袁世凯与近代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教育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教育改革的意义。
2022-03-16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三轮冲刺卷1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3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史臣曰: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率多摈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

——元朝马端临《文献通考》兵考三《兵制》

材料三   其私后魏之论者曰:魏之兴也,其来甚远。自昭成建国改元,承天下衰弊,得奋其力,并争乎中国。七世至于孝文,而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考其渐积之基,其道德虽不及于三代,而其为功,何异王者之兴!

——北宋欧阳修《居士集·卷十六》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的评价。
(2)研究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时,你如何看待《魏书·高祖纪》《文献通考》《居士集·卷十六》的史料价值。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和事件评价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袁盎(约前200—前150年)汉初名臣,敢于进谏,被誉为“无双国士”。“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认为此举实为“君臣失礼”,绛侯“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后来绛侯被人以谋反罪告发囚禁在狱中,朝中无人替他说话,只有袁盎替其申辩。淮南王刘长倚仗皇弟的身份待人处世非常骄横,袁盎劝汉文帝加以节制,但未被采纳。淮南王终因造反获罪,文帝将他贬谪到蜀地,袁盎极力反对,担心淮南王路上发生不测,使汉文帝背上杀弟的恶名。结果淮南王到了雍地就病死了,文帝寝食难安。袁盎劝谏文帝:“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并劝谏文帝立淮南王的三个儿予为王以堵悠悠众口。文帝到上林苑游玩,窦皇后、慎夫人跟从。郎署长布置坐席,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肯就坐。袁盎劝谏文帝:“如今陛下已立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宠妾,妾怎么能和主同席而坐呢!名为宠爱,实则害了她,陛下难道不知道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的事吗?”慎夫人赐袁盎金五十斤。

——摘编自刘周堂《袁盎人品新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盎进谏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盎为官时所面临的问题。
2022-03-19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重点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是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1983年,中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目标,即“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艺术素质,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1988年,文化部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使用了“文化市场”的概念,文化市场开始在国内孕育成长,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改革的起步阶段,我国确立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根本的政治原则。在这一时期,党对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文化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孙泽海《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及内在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
2022-07-23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6讲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道光、咸丰以来,四川吏治腐败,盐政废坏。1876年,丁宝桢任四川总督,经全面调查了解,缜密谋划,奏疏朝廷,改革川省盐政。1877年起,他在泸州建立滇黔边官运盐务总局,总理川盐的采购、运输、批发、征税等事务;批准由商民自愿捐资筹款,采取以工代赈的形式,对川江险滩进行了疏凿修淘,重点整治了河道共2000余里线路,50余处险滩;融通畅滞,清理积引,调剂盐场与销岸的供求平衡;为确保运道畅通,组建安定营五营,专司黔滇边岸缉私和巡护,派巡防营在水路要隘驻扎,“穷民称便,枭匪势散”。丁宝桢督川十年,共上奏有关盐政的奏疏60余折片,虽谤声四起,备受攻击,仍大义凛然,独持正义,辟众谤而谋全局。但对以官运商销为核心的盐政改革,时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改行官运,办运者则扣费以入私囊,批销者则卖私以取盈余,上下分肥”。1901年清朝在电旨中指出“从前四川盐务,经丁宝桢破除情面,切实整顿,至今增款甚钜”,并要求各省督抚“仿照妥办”。

——摘编自王红《清末丁宝桢四川盐政改革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丁宝桢四川盐政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丁宝桢在四川的盐政改革。
2022-03-16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吕蒙正(944-1011年),977年丁丑科状元。980年拜左补阙,知制诰。988年被宋太宗拜为宰相。吕蒙正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他为官清廉,曾有人献古镜,言能照二百里,吕蒙正笑而却之道:“我脸不过盆子大,安用照二百里!”995年被罢贬为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多委任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998年真宗即位后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吕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1001年再登相位,1003年,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禅泰山,过洛阳两次看望吕蒙正,曾问其子中谁可为官,吕蒙正道:“诸子皆不足用,有侄吕夷简,真乃宰相器也!”

——摘编自陈志鸿《吕蒙正名言:时也,命也,运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吕蒙正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吕蒙正能够成功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熊庆来(18931969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曾选拔和培养严济感、华罗庚、陈省身、杨乐、张广厚等科学家。

1921年,熊庆来从法国公费留学归来。之后,他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讲授球面三角、高等算学分析等课程,编写讲义和教科书。1930年,创办我国第一个正式的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系研究部。1932年,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世界数学会议,后在法国巴黎庞加烈研究所研究函数论。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其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定理”。1936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份数学学报,并任编委。1937年至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使该校获得较大发展。1949年夏,赴法参加国际教育会议后留居巴黎。1953年,周恩来总理函邀熊庆来回国,他因病未能成行,但表示“工作只为个人生活,以留异国,殊觉无甚意义”,愿回国发挥所长。在周恩来总理再次邀请下,1957年,熊庆来如愿归国,满怀热情地表示:“愿在社会主义的光芒中尽瘁于祖国的学术建设事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所,熊庆来以“不知老之已至”的精神,与病魔搏斗,撰写许多科研论文及介绍性文章,还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发表卓有见解的学术讲演,提出研究方向,受到全国数学工作者的尊敬。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1)根据材料,概括熊庆来取得的突出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熊庆来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2022-02-28更新 | 1696次组卷 | 10卷引用:5月30日——选修选做类主观题型练-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吴于廑(19131993),少时家境清寒,靠奖学金、公费以及知名教授的举荐完成了学业。1947年,吴于廑在公费留美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武大任教的40年里,他还担任武汉大学世界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的决定,1964年,吴先生和北京大学周一良教授共同主编了四卷本《世界通史》及配套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这是现代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世界历史著作,填补了当时我国高等学校世界通史教科书的空白。同年,他还发表论文,历史地分析了世界历史上包括西欧中心论在内的各种中心论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20世纪80年代,吴先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论断启发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世界史学科的重要论断,为世界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文学与历史杂志》,埃及《金字塔报》都发表了专门文章介绍吴于廑先生的学术思想。

—摘编自李荣建《世界史学家吴于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于廑的主要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吴于廑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2-01-08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一轮巩固卷05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晏阳初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平民教育重点在农民的教育。1926年晏阳初与志同道合的一批知识分子来到定县翟城村,推行他的乡村教育计划。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晏阳初推行的各项平民教育活动都从农民的切身需求出发,着眼于小处:为减少通过饮用水传染的疾病,平教会指导农民修建井盖与围圈,适时消毒灭菌;训练公立师范学生与平民学校学生进行免疫接种;训练助产士代替旧式产婆,向旧式产婆普及医学常识;建立各区保健所,培训合格医生,从平民学校毕业生中培训各村诊所的护士与公共卫生护士;为村民引入优良棉花和蛋鸡品种;组织成立平民学校同学会,建立村民自治组织;改组县乡议会,改造县乡政府。

1936年,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步伐步步逼近,晏阳初和平教总会在战争威胁下离开定县,向南撤退。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晏阳初曾试图游说蒋介石为乡村教育投入更多资源,但是由于内战的因素而遭到蒋的拒绝。

——《宴阳初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
2021-09-24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9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