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14年的圣诞节,在战事惨烈的西线战场,英德双方士兵自发休战一天,有些士兵在无人区互相问候和交换纪念品,甚至交换家庭住址。在不止一个地方,双方的战士还一起踢足球。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宗教信仰高于战争利益B.和平攻势迷惑敌方的势力
C.士兵厌恶战争渴望和平D.和平主义思潮在欧洲蔓延
2023-09-04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百日维新”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告诉皇帝:“只要你保留祖宗牌位,不烧掉他们;只要你不剪掉辫子,我就不会干预。”据此可知(     
A.清廷内部达成改革共识B.皇帝已掌握政府的实权
C.慈禧接受有限度的改革D.维新变法的障碍已扫清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这体现出中华民国确立了(       
A.责任内阁制B.三权分立制C.开明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
2023-02-17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贞观政要》和宋代《资治通鉴》对隋文帝时期发生的一件史事分别有自己的叙述。

材料一   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今百姓逐粮。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高祖文皇上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民饥,上(隋文帝)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不御酒肉,殆将一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二


(1)在两则材料的的记载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
(2)两则材料对同一史事的记载有何明显分歧?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叙述可信,为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停战车厢

材料

在巴黎东北部的贡比涅森林停着一节编号为“2419D”的车厢,这节车厢极富传奇色彩。据说它曾是拿破仑三世的御用车厢,但18709月拿破仑三世在与普鲁士的色当战役中战败被俘,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19181111日,法军最高司令福煦元帅作为战胜国的代表,在这节车厢中与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议。之后它正式以“停战车厢”之名,进入象征法国军威与战功的荣军院,接受人们的致敬。而在1940621日,这节车厢又被德国人从博物馆里拉出来,做为法国停战役降文件的签署地,并被当作战利品运回德国,变成德国民众瞻仰的“爱国主义景点”,直到德国战败前夕被战火焚毁。

19509月,法国政府将一节与“2419D”号车厢同一生产批次的车厢,布置成“停战车厢”原来的模样,重置于贡比涅森林。与此同时,“舒曼计划”开启了西欧以煤钢联营为序幕的经济、政治合作进程。此后针对这节“停战车厢”的纪念,则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对过往的包容和理性。201811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了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停战车厢与法德关系”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10更新 | 53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蔡元培(1868111日-194035日)的救国之路年表(部分)

时间活动
1868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
1892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902同蒋智由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1904组织建立了光复会。
1905被孙中山委任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07在莱比锡大学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
1912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强调要把学校建成健全的国民的学校,他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确立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
1915他与李石曾、吴玉章等组织华法教育会, 周恩来,邓小平等都是通过此组织的帮助在法国留学。
1916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
1919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评传》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蔡元培人生追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请你为蔡元培撰写个人简介。(要求:充分利用历史年表,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人物进行分析、综合,在时代与个人关系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读,不超过300字。)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102日深夜,毛泽东发给斯大林一封回电,电文如下:

1950101日来电收悉。我们原先曾打算,当敌人向三八线以北进攻时,调动几个师的志愿军到朝鲜帮助朝鲜同志。但是,经过慎重考虑,我们现在认为,这一举动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第一,靠几个师很难解决朝鲜问题(我军装备极差,同美军作战无胜利把握),敌人会迫使我们退却。

第二,最大的可能是,这将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结果苏联也可能被拖进战争中来。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极其严重了。

中共中央的许多同志认为,对此必须道慎行事。

但如果我们出动几个师,随后又被敌人驱赶回来,并由此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冲突,那么我们整个的和平建设计划将被全部打乱,国内许多人将会对我们不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包伤尚未医治,人民需要和平)。因此,目前最好还是克制一下,暂不出兵…我们将召开党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都将出席。对此问题尚未作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我们想同您商量一下。

——摘自《俄罗斯解密案选编:中苏关系》第三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对出兵朝鲜态度謹慎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此电报是中国不同意出兵朝鲜的证据,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华盛顿认为美国的身份应该是“自由的灯塔”与人类的“榜样”,到一战前后威尔逊认为美国应该成为捍卫全世界自由与和平的领袖。这一变化
A.适应了移民国家的文化特色
B.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
C.奠定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理论基础
D.反映了美国为民主国家创造安全世界的意图
9 . 博物馆中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由封国到帝国的历史缩影与实物佐证,是秦文明的名片,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李斯依惯例主持规划设计,章郸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秦始皇陵有76个故宫那么大,有数百个陪葬坑。出土的三个坑,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人数最多时近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在出土的陶俑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兵马俑一共有七个部分组成,部分零件是相通的,达到了“模件化”生产。兵马俑的制造团队高达千余人,是“规模化”生产。兵马俑组装好之后,还要涉及到细节和肖像处理,做到了“千人千面”。

——摘编自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简介》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秦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