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城市与城市精神武汉、巴黎大事记(节选)

时间武汉巴黎
18—19世纪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189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建自强学堂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1871年3月18日,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
20世纪上半期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8年6—10月,武汉保卫战,毙伤日军四万余人,迫使日军停止战略进攻。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5年9月,武汉光复。
1928年8月27日,德美法英等15国在巴黎签订了《非战条约》,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
1940年6月14日,巴黎被德军占领。
二战期间,巴黎是法国抵抗运动的重要中心之一。
1944年8月25日,法国人民在戴高乐指挥的装甲部队协同下,解放了首都巴黎。

——根据陈会颖编著《中外历史对比年表》等整理


(1)简要概括上表两座城市“城市精神”的相同之处。
(2)有人说,精英人物铸就城市精神。也有人说,地理方位成就城市荣光。对此,你有何看法?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某研究小组以“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为研究对象,制作了如下大事年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大事年表

序号时间事件
1905年伊朗爆发立宪革命
1916年德法在凡尔登地区激烈交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1930年甘地进行“食盐进军”运动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年桑迪诺领导武装斗争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
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1939年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1)根据材料,参照示例,把表格填写完整。
研究主题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历史事件
示例:世界大战与动荡②⑦⑩⑪
(2)任选一个研究主题,说明其研究价值,并设计一组研究问题。
(3)若要进一步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一方面的材料并说明理由。
2023-01-12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为20世纪3040年代中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事年表。

时间空间事件
1931918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193777北平“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19399波兰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开始。
19408中国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622苏联边境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
1941127美国夏威夷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545德国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194592东京湾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99南京中国战区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宏观解读材料信息,得出一条整体性的历史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宠惠大事年表

1881生于香港荷里活道75号道济会堂
1900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获得中国第—张大学毕业文凭
1902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期间和孙中山讨论“五权宪法”
1907赴欧洲留学,并将《德国民法典》译为英文
1911膺任第一~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
1913受聘复旦大学副校长,先后出版《宪法刍议》《比较宪法》等书
1921赴华盛顿出席九国会议,严斥日本“二十一条”无理
1930膺选为海牙国际常设法庭的正式法官
1946代表中国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对联合国宪章的制定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并承担联合国宪章中文版的润色和审定工作。
1958在台病逝

(1)根据材料,简述王宠惠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宠惠取得上述历史贡献的原因。
2021-03-1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詹天佑大事年表

1861生于广东南海县
1872作为清政府首批官派幼童赴美留学。
1878以优异成绩考入耶鲁大学,学习铁路工程专业。
1888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主持津沽段铁路髋轨工程。
1894采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成滦河大桥,解决了英国工程师未能解决的问题,震谅世界,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1907升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亲自管领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炜仅,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段""人"字形路线,保证列车安全通过。
1909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提前两年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
1919作为中国代表.出任协约回“联合丝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并与帝国主义千争,渴力维护中国铁路主权。421日.病逝于汉口。遗嘱中向国家陈述李汉铁路的建设事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能够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詹天佑对近代中国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2022-03-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A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72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好纲》的社论。

首次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410日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工作。53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这封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意见。

813-9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恢复考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

1978318——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510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日,《光明日报》转载此文。

12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摘自唐培吉《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共中央指导思想拨乱反正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11-09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7 . 机器与工业社会自18世纪下半叶始,以机器发明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波及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与工业社会大事年表

1733(英)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1765(英)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英)埃德蒙·卡特莱特发明动力织机
1797(美)埃里·惠特尼将标准化零件引入制造业
1829(英)乔治·史蒂芬森发明机车——火箭号
1832(英)选举改革把选举权扩大到下议院
1833(英)工厂法案限制纺织厂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2(英)煤矿法案限制煤矿雇佣妇女和儿童
1848(德)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51(英)伦敦水晶宫博览会
1879(美)爱迪生发明实用电灯
1913(美)亨利·福特将流水线引入汽车制造业

——依据世界史教材整理

材料二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   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其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在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19世纪的帝国主义扩张几乎完全是欧洲人的事。但是到这一世纪末,两个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出现在世界舞台,它们是美国和日本。美、日两国都在19世纪末实现了快速工业化,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欧洲列强的旗帜在全世界飘扬时,美、日两国的领导人决定,他们也要参与建立全球的帝国主义秩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材料一“机器与工业社会”表现出哪些特征?
(2)材料三“反对派倒幕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机器与工业社会”的认识。
2022-06-10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材料一

凯末尔世俗化改革大事年表

材料二   19381110日凯末尔去世时,新土耳其已经确立。诚然,这种“新”仅具有广度而不具有深度。农民构成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仍墨守其古老的穆斯林的思想和习惯。但另一方面,统治这个国家的新的杰出人物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方面已欧化。许多农民也已大大改变,同政府建立了过去几个世纪中从未有过的友好关系。土耳其较之其他伊斯兰国家,已在一个大得多的程度上成为凯末尔所设计的“现代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凯末尔改革的主要目标。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凯末尔改革对土耳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2021-08-3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16届高三3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生的反叛者”——陈独秀 有史家说,陈独秀的一生有三次重大的跨越,是天生的反叛者。他的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折射了中国近代曲折的历史发展进程。

陈独秀生平大事年表:

1879 年生于安徽安庆。自幼丧父,随祖父修习四书五经。

1896 年考中秀才。

1897 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接触和阅读《时务报》,与维新人士广交朋友。

1901 年因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1904 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 年组织反清私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

1907 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平稻田大学。

1909 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

1911 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

1913 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 1914 年到日本,帮助 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1915 年 9 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

1917 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8 年 12 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

1919 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 年初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1 年 7 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是中国共产党 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1932 年 10 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

1937 年抗战爆发后,他于 8 月出狱。

1942 年 5 月 27 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以上材料整理自唐宝林《陈独秀全传》


问题:
(1)结合材料,仿照示例,概括陈独秀的几次跨越。示例:第一次跨越:从传的儒家学子转变为维新志士。
(2)民国时期有人说:“陈独秀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概述陈独秀是如何做好“清道夫”的?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陈独秀的三次跨越?
2020-06-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交通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詹天佑生平大事年表(部分)

——摘编自《詹天佑传》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时势造英雄”这一观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果请你编写《詹天佑的历史贡献》历史读本,你会选择哪些史实?请阐明你的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