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伊士运河是一个多方利益的交汇点。在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心目中,苏伊士运河就是它们的生命线。19567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法两国对此反应激烈,决心运用武力夺回运河。美国却主张通过谈判,实现国际共管苏伊士运河的目的。195610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苏伊士运河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随后,英法出动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并出动军队在埃及的赛得港登陆。纳赛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美苏两国均介入此事件,并对三国施加压力。1956116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在11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19575月,包括英法在内的有关各国都接受了埃及的运河国有化政策。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的力量。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
2022-04-09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驿站不同于普通旅舍,它是官办的非营利性单位,对过往官员通常提供无偿服务。驿站所需要的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负担。明朝自正德、嘉靖以后,政治日益腐败,邮驿制度也产生许多弊端。各地官员利用邮驿,大肆挥霍。正德年间,发生了多起太监到各地驿站勒索驿银、捆打驿官的事件。明朝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推行邮驿改革。他从限制官员的驰驿特权(指驾乘驿马疾行)入手,提出了对官员使用邮驿的六条限制。规定任何官员不得侵扰邮驿;过往驿站的官员只许按国家规定的级别供应食宿,不许越格提出要求;除邮驿供应外,任何官员不许派普通民户服役;还规定政府官员凡非公务,而只是到、离任或请事假等旅途费用,一律不得由驿站负担,不得动用驿递的交通工具等。张居正治家甚严,其子回原籍参加科举考试,其父办生日庆典,他都不允许动用官驿。对违反条例的官员,则依规惩处,甘肃巡抚之子擅自驰驿,被革去官荫,朝野震动。由此,改革取得了积极效果,“小民欢呼歌诵”。

——摘编自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邮驿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推行邮驿制度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2022-04-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材料   程懋筠(19001957),江西新建人,天资聪颖,自幼谙熟国学,尤其热衷京剧、古典文学。1918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声乐。1926年,回国后在江西省立师范学校、南昌一中等学校教授音乐。1928年,其应征作品被选为党歌。1937年,正式确定为中华民国国歌。1933年,在南昌创办“音教会”,担任主任委员,组建合唱团,公开演出,号召民众团结抗日。19334月,创办《音乐教育》月刊,面向中小学教师,普及音乐知识,解决音乐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抗战期间,组建“抗敌歌咏话剧团”等,发表抗日救亡作品,报道全国各地的救亡活动。此外,程懋筠先生还谱写了《中央大学校歌》《正气中学校歌》等众多校歌,1957年,病逝于南昌。

——摘编自何卓《程懋筠中国近代音乐之历史贡献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程懋筠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懋筠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单于新立,汉武帝派苏武为中郎将,命其持节护送过去所留匈奴使者归国,并以礼物厚赠单于,以为答谢。后因发生意外苏武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苏武,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于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获释回汉。昭帝下诏令武等拜谒武帝陵园,任命武为典属国。

苏武为人廉洁,死后,“家不余财”。宣帝甘露年间,“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苏武归汉时,李陵为之饯别,曾说:“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后来事实证明,这一番话确非虚誉之辞。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苏武的主要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武的历史贡献。
2022-03-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A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初沿用秦朝的制度,包括继续使用秦朝半两钱,并允许民间铸造货币。民间私铸,形制不一,不利于商品的流通。汉武帝即位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支出造成了物价的上涨,直接威胁中央财政的稳定。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同时停用半两钱,统一铸造重如其名的“五铢”钱,并在钱的边缘加了一个突起的边儿。汉武帝又专门设立“上林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其所铸之钱,称上林三官钱。由于“五铢”钱大小适中,铸造精整,经过锉磨又很光滑,故人们非常喜欢使用“五铢”钱进行交易。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代,一直到唐高祖武德四年,“五铢”钱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其形制还影响到日本、越南、朝鲜等周边国家。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汉代币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2022-03-2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A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詹天佑大事年表

1861生于广东南海县
1872作为清政府首批官派幼童赴美留学。
1878以优异成绩考入耶鲁大学,学习铁路工程专业。
1888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主持津沽段铁路髋轨工程。
1894采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成滦河大桥,解决了英国工程师未能解决的问题,震谅世界,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1907升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亲自管领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炜仅,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段""人"字形路线,保证列车安全通过。
1909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提前两年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
1919作为中国代表.出任协约回“联合丝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并与帝国主义千争,渴力维护中国铁路主权。421日.病逝于汉口。遗嘱中向国家陈述李汉铁路的建设事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能够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詹天佑对近代中国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2022-03-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A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荣桓元帅是我军政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土地革命时期,罗荣桓重点从解决打骂士兵和枪毙逃兵的问题入手。他深入连队,用阶级兄弟的观点融洽官兵关系。抗战时期,罗荣桓争取开明抗日武装、打掉反共地主武装,挤走顽固派县长。他善于在军事斗争中结合政治攻势,如普遍采用记“善恶录”的办法争取伪军,并利用伪军家属进行“唤子索夫”运动。罗荣桓还领导了对日军的争取和瓦解工作,组建了“日本人民解放同盟”。解放战争时期,部分伤员居功自傲违反群众纪律,罗荣桓将批评他们的“伤病员代表大会”改成“荣誉军人代表大会”,调整了伤员情绪,化解了矛盾。

——摘编自黄瑶《元帅传记丛书:罗荣桓元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荣桓元帅政治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荣桓元帅政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国时期,秦国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秦孝公锐意改革,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认为“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商鞅推行“壹刑”“壹赏”,主张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至大夫庶人,不从王令犯国禁者,罪死不救。去刑以刑,施行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中,均要设置法官,他们是法令的执行者,同时又是教育者。为了保证法令的统一,中央政府还要做好法令的保护工作,设立一个标准法令版……商鞅确立的法令改变了中国政治历史的统治模式;成为了秦国崛起至关重要的因素。

——唐国军《商鞅变法与传统中国平民政治模式的建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法制改革的影响。
2022-03-23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嘉靖年间,朝廷收入逐年下降,可支出却无法减少,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崛起,修边的费用不断增长,加上赈济、官俸等大宗开支,形成了数百万两的财政赤字,严重入不数出。为解决这个难题,升任内阁首辅,掌握了朝政大权的张居正上书《陈六事疏》,提出了改革的初步构想。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上,张居正推出了考成法,“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强化行政监督,以六科监察六部,加大官员的考核和奖惩,提高官员的素质,改善工作作风。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减汰冗员,整顿邮传和铨政。此外,张居正推出了“一条鞭法”等措施,逐渐减少了各种积弊,又使朝廷的税收得到明显增加。

摘编自陈忠海《张居正改革与吏治重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推行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历史意义。
2022-03-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宣宗李忱(810年一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上台以后,打压门阀士族的代表李党,将牛党的令狐绚、崔铉等人召入为相,由此结束了牛李党争,牢牢地掌握了大唐的权力。唐宣宗把开科取士看作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下诏规定;"允许观察使、刺史有奇才异政者加以试用,根据其在试用期间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然后再正式决定任免。"唐宣宗在位时期,改革漕运,充实大唐粮仓,大中五年(851年)二月,任命户部侍郎裴休为盐铁转运使,立漕法十条,革除以前漕运屡遭盗侵、运输损失极大的弊端。唐宣宗还收复了自唐代宗时期就被吐落奴隶主占领的河西地区(即河西走廊),重新开通了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并加强了与中亚各国的联系。先帝武宗在位时(840年一846年),李党掀起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寺庙遭废,经籍散佚,佛教走向衰微,唐宣宗即位后阻止了这一运动。唐宣宗勤于政事,善于纳谏,处处以唐太宗为榜样,司马光称其为"小太宗"。

——整理自《旧唐书·本纪第十八下》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宣宗的统治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宣宗的统治措施。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