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时“开阡陌”的记载比较有影响力的两种观点。


——整理自徐喜辰《“开阡陌”辨析》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开阡陌”的认识。(要求:赞成材料中的解释或另有解释均可,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英国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中精心准备并形成其联合国方案,且在1944年正式提交联合国筹备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英国的联合国方案最大特点是基于丘吉尔的坚持:联合国应该带有某种区域性特征,最好是按照不同区域分别建立区域性委员会,管理与之相关的地区事务;退而言之,还可以在各区域委员会之上设置世界理事会,体现对于全球事务的关注。然而,英国最终放弃了其对于联合国的最初设计,转而接纳美国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方案。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举行,全体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及作为“宪章之构成部分”的国际法院公约。10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摘编自刘晓莉《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英国方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方案的实质并指出其未被采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联合国创建中产生的影响。
3 .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那天早晨,警察突然叫各户悬挂龙旗(清朝的国旗),几年没看见的清朝袍褂在街上出现了,一个一个好像从棺材里面跑出来的人物。”材料描述的是
A.慈禧太后从西安返京B.尊孔复古逆流C.袁世凯复辟帝制D.张勋复辟帝制
2021-10-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北魏明元帝(409-423年)设中书学,以汉人索敞为中书博士,其学生“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到孝文帝时,有记载的88位中书博士,只有一位是鲜卑贵族;42位中书学生,只有三位是鲜卑弟子。这些中书博士和中书学生“皆冠冕之胄(世家子弟)”。北魏设置中书学意在
A.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B.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
C.提升鲜卑贵族的地位D.团结鲜卑贵族推进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3年9月,毛泽东指出,“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C.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D.维护了“一五”计划建设成果
2021-10-10更新 | 45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把中国的疆土划分为天下九州,并假托大禹治水的传说,顺着禹的足迹对九州的地理、人群和物产都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介绍。据此可知,《禹贡》
A.具有大一统的政治理想B.是秦代郡县制思想源头
C.是研究大禹治水的第一手史料D.集中体现了法家中央集权思想
7 . “在原始森林中作战是一种特殊的战斗,看不到人烟村落,茫茫林海中寸步难行,全靠每人一把砍刀开路,靠特制的指北针修正方向,一天走不到五英里路程。”“还有两个大敌,一是疟蚊,二是蚂蟥,不管你预防得多么周到,也不免遭到它们的侵袭。据美方卫生人员统计,恶性疟疾发病率达百分之四十。”这是对下列哪一次战场环境的描绘
A.太原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滇缅战场
2021-10-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021-10-03更新 | 777次组卷 | 10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除非西方列强和苏联一起联合行动,否则这些对东欧各国的许诺就毫无价值。正如丘吉尔于5月19日(1939年)向众议院所宣布的那样,“如果没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我们在西方的利益就不可能有令人满意的保障,而如果没有苏联,就不可能有一条有效的东方战线。”显然,双方在形成一条“和平战线”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由于彼此间的极不信任,它们没能这样做。英、法担心苏联利用与西方的条约向东欧扩张,而苏联则怀疑英法不会在希特勒侵略时兑现援助苏联的诺言,结果就是留下苏联单独对抗希特勒。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苏联与英法之间既要构筑集体安全但又互不信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苏联与英法之间这种关系对二战的影响。
2021-09-27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量才(1880-.1934年),我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业企业家。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史量才在办报过程中,继承了中国传统史学观,不断完善“史家精神”,最终开创了“史家办报”模式。他认为新闻和历史有共同本质,认为办报等于记史,报人应该具有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尽管当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史量才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申报》详细报道了“五四”运动、“四一二”“大屠杀”、“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淞沪战争……。多年来,人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都把《申报》作为资料宝库。史量才不仅关注中国国内事务,也将视野放在世界,力求第一时间让国人了解其他国家的真实动态,并在伦敦、华盛顿、东京、巴黎、日内瓦、罗马、柏林都设有特约通讯员。史量才“办报记史”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摘编自董天策《“史家办报”思想探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史量才开创“史家办报”模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量才“史家办报”模式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