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出席巴黎和会的英国外交官哈罗德·尼克尔森曾说:“我们初来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巳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一个国际体系的生成必有其主客观历史条件,一个国际体系的瓦解也必有其内在的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及其瓦解同样遵循这样一种逻辑。站在历史的长河中,观察或者探究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这个体系有没有合理的组成方式,二是这个体系有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

——摘编自金卫东《浅析“凡尔赛——华盛顿”瓦解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凡尔赛——华盛顿”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阐释”须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8-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英国格言“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原则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较高D.革命的彻底性
2022-06-05更新 | 327次组卷 | 15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建国之初,刘邦为防止同姓诸侯王坐大谋反,欲以“孝”道牵制诸侯王觊觎皇位之心,却没能及时具体施行。汉文帝即位后,决定从心理层面教化民众,他把《孝经》提到与《论语》和《孟子》同等高度,并列为官学,使之成为社会教化的方式。他又颁布“养老令”,通过受鬻法对年迈者给予衣食方面的供应;通过赐物存问对八九十岁的老人赏赐帛絮和酒肉等日常物品,以表示对高龄老人的尊重与慰问。汉文帝对具备一定年龄条件、政治地位的老人赐予王杖,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特殊待遇。汉文帝通过法律手段推行“孝老”与“尊老”,举孝廉入仕,对不孝者严惩,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摘编自徐鑫鑫、岳燕雪《汉文帝孝亲养老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汉文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文帝的养老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3年清政府迫于形势颁布实行“癸卯学制”,仿照日本建立新教育制度,同时全盘吸收日本军国民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体操课,实施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规定“各学堂一律练习兵式体操,以肆兵事”。1906年清朝学部新定的教育宗旨“尚武”被列入其中,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军国民体育具有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和加强美育的作用,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抵御外侵,打破国内军阀拥兵独霸天下的局面,必须实施军国民教育。1915年,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条约激发了社会各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军国民体育思想达到了高潮。直至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军国民体育被自然体育思想起而代之。

——摘编自陈璟《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鞅变法先是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倍其赋";后又规定,"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即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据此推断,商鞅变法
A.造就了一大批个体小农家庭B.进一步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C.建立起严密的基层管理体制D.促成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建立
2021-03-04更新 | 128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背腹受敌,崩溃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2019-01-30更新 | 2079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2018-06-09更新 | 4868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   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2016-11-27更新 | 1776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