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有关行政事务方面的国际机构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如国际电讯联盟、万国邮政联盟等,到1914年这类组织已增加到30多个。此外,一些非官方的国际团体也建立起来,如各国议会联盟、国际工会联合会以及有关宗教、科学、文学、体育的团体。这反映了(     
A.世界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B.世界各国依存度不断加深
C.国际法的权威性不断增强D.国际争端得到了和平解决
2023-01-14更新 | 672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联考历史试题
2 . 一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有组织的奔赴协约国,英俄法三国一共招募了华工达30万人。这些华工从事着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甚至有不少华工被迫上战场,在战场上修理工事、运送弹药,在一战当中华工约有5万人死亡。对于华工出国参战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因为华工具有埋头苦干精神
B.中国得以收回某些主权提升国际地位
C.北洋政府直接派兵参加一战的结果
D.华工出国参战改变了一战战争性质
2022-12-28更新 | 1201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戊戌变法期间,李鸿章在信中称:“朝廷锐意振兴,讲求变法,今日明昭多由康有为、梁启超等怂恿而出,但法非人不行,因循衰惫者,岂有任事之才,不过敷衍门面而已。”据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先后发布的诏令就有184条之多,这些措施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这些反映出维新派进行的此次变法(     
A.触犯到守旧派的利益B.未能促进国人的觉醒
C.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D.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
4 . 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2022-11-25更新 | 524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美国人埃利克·方纳在《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中说:“威尔逊从欧洲回来时……把新创立的国联看成是战争的最佳遗产。但许多美国人担心,参加国联意味着美国将长期而漫无边际地卷入其他国家的事务之中。……由来白马萨诸塞的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领头的反对派则声称,国联将使美国丧失采取行动的自由。1919年11月和1920年3月,参议院两次拒绝接受《凡尔赛和约》。”最终美国没能加入国联,该结果的影响足(     
A.导致国际联盟权威性大打折扣B.致使美国的称霸战略失去依托
C.有利于美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D.利于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局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同年7月25日,他在关岛阐述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的“尼克松主义”,继而他又在1970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主张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尼克松的这些主张(     
A.表明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B.以调整欧美关系为宗旨
C.使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D.受国内外局势变化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二战后初期,美国同意苏联控制蒙古,收回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等日本占领地区,恢复对旅顺、大连的特殊权益。作为回报,苏联承诺支持中国国民政府,支持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亚太战略,同意美国控制中国和单独占领日本等。这反映出(     
A.美苏对日本的处理加剧了冷战B.大国利益争夺影响了战后秩序
C.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全球主义D.亚太地区是当时美国战略重心
8 .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2022-10-07更新 | 3856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他们中的多数人不会说汉语,生产生活不能自立,故怀恋旧地者为数不少。孝文帝当机立断,要求年轻一代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同时,他还规定免除从平城迁居洛阳者三年的租赋,鼓励他们在朝廷新授给的土地上耕种;移民中的许多人还被选为羽林、虎贲,充当禁卫军。于是,从平城一带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全都成了河南郡洛阳县人,他们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农民。

材料二鲜卑人原本是游牧民族,喜欢以物易物,其商品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孝文帝下令铸造太和五铢钱,还允许民间私铸,但不论公私冶铸,都必须讲究钱币质量。不能杂以他物。新币铸成后,孝文帝下令新币可在京师及诸州镇通行,内外百官俸禄也都按绢的标准折价给钱,每匹绢折钱二百(文)。五铢钱很快通行于北方各地,商品交换在黄河流域活跃起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司马牧牛《千年争锋——中国历史上的牧耕大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迁都洛阳后面临的挑战,并归纳北魏孝文帝为巩固迁都成果而施行的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济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平主义在英国广为流行。1933年,牛津大学俱乐部举办“要不要为国王和国家而战”的辩论会,有275票的人赞同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为国王和国家而战,只有153票的人表示反对。这一思潮是(     
A.基于对一战教训的理性反思
B.绥靖政策形成的温床
C.表明英国青年爱国精神的缺失
D.遏制战争爆发的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