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曹操崛起于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胜者王败者寇的时代,并以统一天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能否得到人才成为其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东汉以来的以经术、德行、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一方面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天下大乱,人才流移,也使察举制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曹操果断提出“唯才是举”“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方针。他连下五次求贤令,指出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可选拔为官。大批有才能之士被不拘一格地吸收入曹魏集团,为曹操由弱至强,统一北方奠定了人才基础。在赤壁之战后,其用人政策也开始向德才并举转化,但由于在实行过程中矫枉过正,实际上形成了“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又不本者,终莫得进”的局面,这一结果,违背了前期“唯才是举”的精神,也为后来新的选官制度产生开了先河。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人才选拔方针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人才选拔方针改革的意义。
2 . 文献中的“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作为出土文物,西周的何尊铭文中也有“宅兹中国”一词。这说明传统典籍(       
A.能够完整反映历史真实B.可与考古发现相印证
C.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D.比出土文物更有价值
2022-02-13更新 | 268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历史试题
3 . 日本在近代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来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不是靠经济手段。其主要原因在于
①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   ②国内市场狭小   ③资源不足   ④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英国宗教改革后所建立的国教具有明显的新教倾向,但又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色彩。比如它既承认因信得救,又允许教徒向教士忏悔、告白;既强调宗教教义来自圣经,又承认几次宗教会议的重要决议。据此可推知英国
A.宗教改革采取渐进模式B.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
C.天主教会统治土崩瓦解D.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
5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力推广汉语与汉字,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予以确定,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进行使用推广,禁止鲜卑语的使用。该做法
A.瓦解了士族阶层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推动了民族交融D.激化了阶级矛盾
2022-01-21更新 | 397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某校高一史学社同学展开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搜集了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三位人物的资料,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B.改革家都内蕴舍身赴死的浩然正气
C.中国近代改革与民众的思想启蒙D.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型,一些学者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度干预。美国人亨利·乔治1879年出版的«进步与贫困»在英国引起了巨大反响,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当务之急是用税收手段打破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19世纪后期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英国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影响力大增,两党为了争取选民支持,开始了财税制度竞相改革的年代。其主要措施有二,一是征收个人所得税。自18世纪以来,英国税收长期以间接税为主,如货物消费税、关税和印花税等,其长期征收加重了普通劳动人民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逐渐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二是征收遗产税、继承税等。1853年,英国把对土地和实际财富的遗赠正式纳入征税对象,此后遗产税税率不断提高,1894年为8%20世纪初提高到至15%。财税改革使英国的年度平均税收不断增加,1851-1856年为5440万镑,1890-1899年则超过了一亿镑。

——摘编自郭家宏、王广坤«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财税制度改革产生的主要影响。
8 . 王安石“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此处涉及的变法措施是
A.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B.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
C.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D.丈量土地以增加税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 年张之洞调任潮广总督,认定强国必在教育。1890 他在武昌创办了两湖书院,设置有地理、测绘、无机化学、数学.鲣学等,改为编班授课。1893 年成主的自强学堂是两湖地区兴办的第一所新学堂,分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科。1897 年,武备学堂在式昌创立,聘请德国教官授课,遵外国军校之法,将学生派往军营见习。自1891年后的近十年间,张之洞在湖北创建了矿业学堂、工程学堂.师范学堂等,还选送学生出国留学。张之洞率先在湖北设立学务处,总理全省教育事务。1904 年张之洞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葵卵学制")在全国颁行,断学制实来源于他在湖广总督任上的教育实践。1910年湖北留日学生有5000余人,居全国首位。张之洞办学“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既免迂陋无用之讥,亦社离经畔道之弊”,但有的学生秘密参加了同盟会等组织,孙中山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的革命家"。

——摘编自王雪华《晚清雨湖地区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张之洞湖北教育改革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来张之洞的湖北教育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金日磾,匈奴休屠王太子。 父亲被杀后,和母亲弟弟降汉,在皇宫饲养马匹。汉式帝见“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感到惊讶。得知其身份后,封其为御马监,之后不断升迁。金日磾任职期间,“未尝有过失”。金日殚母亲病死后,武帝为表彰地“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下诏在甘泉宫为她画像,金日磾每次看见画像都要下拜涕泣。其长子曾与宫女嘻戏,金日磾“恶其淫乱”把他杀了。金日磾曾平定马何罗谋杀汉武帝的叛乱,在武帝面前徒手生擒马何罗。光武帝赏赐给他宫女,(日磾)不敢亲近。武帝病势垂危,霍光首推金日磾“以辅少主”,他表示。“臣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武帝最后拜其为车骑将军,与霍光等共辅年幼的汉昭帝。辅政一年多后,病邀,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在病逝前夕,还粉碎了燕王刘旦篡夺帝位的图谋。

——摘编自班固《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日磾成为一代重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金日磾的事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