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记载,殷商甲骨刻辞的内容涉及迁都、农耕、田猎、天气、地理、战争、祭祀、疾病等,他们在长期对自然、天象、气候的观察、记录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这反映出商代(     
A.占卜活动影响天文B.呈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
C.早期民本思想孕育D.农耕生产盛行精耕细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在殷墟考古发掘出的甲骨文中,成功地验证了《史记》中对商王世系记载的准确性,司马迁精确梳理、辨识出了商王的世系(包括商先王),除了漏记了商王“祖乙”弄错了几位商王的即位顺序,其他记载竟然与甲母文中辨认出来的商王世系一模样毫无偏差。这说明(     
A.文献价值有赖于学者阐述B.传世文献真实记载中国早期文明
C.考古学利于辅助历史研究D.文献记载必须得到出土文物印证
2024-04-23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甲骨文中记载商朝几乎所有职官和参与政事的人物都冠以其族名。有的与商族同姓,不少人本身就是属于商族,甚至王族,并且数代世袭一职,在祭祀、田猎等事务里,族长等人是当仁不让的率领者。这主要体现了(       
A.祭祀、田猎是商朝的重要活动B.族长在商朝政治中具有关键作用
C.商朝政权系统与宗法系统紧密结合D.商朝政治系统有任人唯亲的特点
2024-04-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周太王古公亶父有意传位给第三子季历,其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便主动让国,一同出奔“荆蛮”,建立国家,自称“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史称“太伯奔吴”。这一事件(     
A.催生了华夏认同观的产生B.导致宗法制基本原则的崩坏
C.扩大了分封制的适用范围D.推动中原文化向江南的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竹书纪年》记载:“帝乙(纣之父)处殷。二年,周人伐商。”小臣艅犀尊上的铭文记载,帝乙十五年曾征伐夷方。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外服方国出现了叛离行为B.分封制加剧统治集团矛盾
C.周武王伐商得到方国响应D.商代后期宗法制趋于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历史记载,商朝时期在诸侯的封地“四土”,设置管理机构,并以此为建设单位,下辖营、城、堡、社、店、镇、屯、织锦坊等组织。这表明商朝(     
A.社会治理体系非常健全B.不断加强对王畿的管理
C.商业贸易遍及周边地区D.地方管理机构相对完善
2024-02-2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验收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尧禅位于舜时,就举行了隆重的黄河、洛水祭祀仪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商指定的国家祭典中已经出现了专门的黄河祭祀日期和祭祀地点。这反映了黄河祭祀(     
A.宣示统治合法性B.祈求农业风调雨顺C.有悠久历史传统D.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2024-01-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据《史记》记载,商代名相伊尹放逐暴虐乱德的商王太甲三年,直到太甲悔悟才归政于他;《周礼·小司寇》记载:西周自由民(国人)有议政的权利,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征询国人的意见,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迁都),三曰询立君(国君废立)。材料反映出(     
A.国人舆论影响国家大政B.君主专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约束D.原始民主传统约束皇权
2024-01-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尚书》中的《酒诰》和《召诰》均提及了“男”服,位列侯、甸之后。《酒诰》记载:“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召诰》则言“命庶殷:侯、甸、男、邦伯”。材料可用于研究先秦时期(     
A.宗法观念的萌发B.国家的管理制度
C.等级制度的强化D.君主专制的形成
2023-12-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汤(商王)名天乙。见于《世本》及《荀子·成相》篇。而《史记》仍之。卜辞有大乙,无天乙,罗参事谓天乙为大乙之讹。观于大戊。卜辞亦作天戊。卜辞之大邑商,《周书·多士》作天邑商。盖天、大二字形近,故互讹也。且商初叶诸帝,如大丁,如大甲,如大庚。却大戊。皆冠以大字,则汤自当称大乙。

——摘自王国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材料二   司马迁《史记》中列传的最初排序是《伯夷列传》《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开元二十三年奉皇帝的旨意,将“老子、庄子”一篇升为列传之首。放在伯夷之前。清代钱曾《读书敏求记》记载:“唐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三年敕升於《史记》列传之首,处伯夷上,于昔藏宋刻《史记》有四,而开元本亦其一为。”

——摘编自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

材料三   西人言富国学者,以农矿工商分为四门。农者地面之物也;矿者地中之物也:工者取地面地中之物而制成致用也;商者以制成致用之物流通于天下也。四者相需,缺一不可。与《史记》之言,若合符节。

——摘自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1)根据材料一,简析王国维认为商汤当称“大乙”而非“天乙”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修改《史记》中列传择序的目的。
(3)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研究《史记》的特点,并概述影响学者研究《史记》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